金山學子迎外籍學伴 相見歡

臺灣大學法國籍學生GREGOIRE NINA(左)手持紅龜粿,和臺灣學生餘芝嫺合影。(金山高中提供/張鎧乙新北傳真)

新北市金山高中日前舉辦113學年度第2學期「國際學伴相見歡交流活動」,偏鄉國一學子難得與來自波蘭、法國、新加坡等地的外籍學伴面對面交流,從虛擬走入真實,透過「紅龜粿」手作體驗,以英語分享在地文化,牽起一段段跨越語言與國界的深厚情誼。

金山高中推動國際教育,參與教育部「ICL(International Companions for Learning)專案計劃」,結合臺灣大學、臺灣科技大學等校外籍學生資源,每週安排線上課後英語課程,讓國一學生即使身處偏鄉,也能接軌國際。

這次實體見面會,來自美國、波蘭、法國、新加坡等多國的學伴,親自走進金山校園,帶來驚喜與感動。

活動當天,校方特別安排以「金山在地美食」爲主題的互動課程,學生們用英語介紹臺灣傳統小吃「紅龜粿」,並與國際學伴一同動手製作。從食材介紹、製作過程到味覺分享,學生們在實作與對話中提升口說能力,也展現對本土文化的自信與驕傲。

「我做的是熊貓形狀的紅龜粿!」、「原來外國人也覺得紅龜粿好吃!」活動現場笑聲連連,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透過美食拉近距離,也激盪出許多有趣的文化觀點。

7年3班學生林以恩說,透過與學伴的實際對話,發現自己的英語變得更流利,未來也更有信心與外國人交流。

金山高中校長陳玉桂指出,ICL專案計劃爲偏鄉學生提供了珍貴的學習資源與交流機會,除了語言學習,也有助強化學生的國際觀與跨文化理解力。課程中,學生不僅學習分享臺灣的食衣住行與節慶文化,更深入介紹金山的風景與特色美食,學會用英文訴說家鄉故事,感謝外籍學生的陪伴與用心指導,「他們的出現,讓孩子們勇敢開口,開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