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活躍期!4歲女童被叮咬後死亡!遇到它千萬警惕......
來源:“國家應急廣播”微信公衆號
“一羣蜜蜂飛到家裡,
把我女兒蜇傷,
送到醫院時人就不行了。”
5月8日,陝西咸陽市永壽縣永平鎮馬先生告訴記者,3日下午4點半左右,他女兒在家中被一羣蜜蜂蜇傷,緊急送醫後不治身亡,年僅4歲零18天。“醫院診斷書寫着,蜇傷導致中毒休克死亡。”
對此,永平鎮政府辦工作人員證實,確有上述事件發生。警方告知家屬,這是一起意外事件,無法確定責任主體,不符合立案標準,建議走司法程序。目前,鎮政府已展開進一步調查。
高“蜂”期到
傷人事件頻發!
每年3至5月,隨着天氣逐漸轉熱,蜜蜂進入活躍期,對人類驚擾異常敏感,攻擊性也隨之變強。居民家中、小區角落都可能發現蜂羣的蹤跡。
4月20日深夜,浙江杭州一住戶撥打119求助,稱家中一臺冰箱出現大量蜜蜂,消防員將冰箱移至樓下空曠地帶,噴灑殺蟲劑處置。
4月5日,廣西南寧樑女士在小區遭遇蜜蜂襲擊,身上多處被蜇傷,隨後被120急救車送往醫院救治。樑女士透露,她的後腦勺傷勢尤爲嚴重,爲接受治療,不得不將頭髮全部剃光。
3月21日,廣西南寧一名身穿校服的男孩在放學途中突遭蜜蜂“圍攻”,4名熱心市民挺身而出,合力驅趕蜂羣,成功救下男孩。經血液淨化治療後,男孩各項情況穩定。
蜜蜂究竟有多危險?
蜜蜂的危險性主要來自以下兩方面:
蜂毒“威力”強大
蜂毒中含有組胺、磷脂酶等物質,可能引發局部炎症反應,嚴重時會導致全身中毒。
過敏反應“致命”
部分人羣對蜂毒過敏,可能引發過敏性休克,出現血壓下降、喉頭水腫等症狀,若未及時搶救,可能危及生命。
與蜜蜂“狹路相逢”
該怎麼做?
01 如遇蜜蜂攻擊怎麼辦?
如遇蜂類攻擊,切勿順風逃跑或撲打,應立即原地趴下,用衣物及隨身物品遮擋頭、頸、四肢等裸露部位。
02 被蜂類蜇傷後如何處置?
挑除毒刺
如毒刺留在體內,不要盲目拔掉帶毒囊的毒刺,可用針將刺挑出,避免用手抓撓,防止毒囊破裂釋放更多毒素。
清洗傷口
清洗傷口並冷敷以減輕疼痛和腫脹。針對不同蜂類毒液特性,清洗劑有所不同:
蜜蜂(酸性毒液):使用肥皂水或5%碳酸氫鈉溶液。
胡蜂(鹼性毒液):使用食醋或檸檬汁。
清洗後用包裹毛巾的冰袋敷於患處,每次15-20分鐘,每小時一次。
及時就醫
蜇傷後應密切觀察半小時左右,一旦出現呼吸困難、喘息、頭痛、嘔吐、心悸、胸悶、四肢無力、手腳冰涼、血尿等症狀,請立刻就醫。
預防蜇傷
記住三個“不”
1.不招惹❌
避免拍打蜂類,靜止不動或緩慢繞行是最佳選擇。
2.不吸引❌
戶外活動避免使用香水、穿鮮豔衣物,用餐後及時處理食物殘渣。
3.不冒險❌
發現蜂巢勿自行處理,應撥打119求助或聯繫專業人員清除。
國家應急廣播提醒
當下正值蜂類活躍期
戶外活動請多加留意
若發現蜜蜂在家築巢
切勿驚慌
不要主動攻擊蜂羣
應及時聯繫專業人士處理
一旦被蜂蜇傷
需儘快處置 必要時立即就醫
來源:國家應急廣播綜合大皖新聞、中國消防、湖北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