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上半年獲利 銀行撐腰

金融三業上半年獲利年減37.51%,僅銀行業獲利仍呈現年增。圖/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以來川普關稅政策引發股匯震盪,尤其第二季美元走弱,新臺幣啓動強勁升值,壽險爲主金控獲利表現衰退,金融三業上半年獲利年減37.51%,僅銀行業獲利仍呈現年增,主要是利息與手續費淨收益增加。

今年受到美國關稅政策衝擊,加上新臺幣第二季急升10.97%,壽險業產生大額匯損,金融三業上半年獲利3,781.16億元、年減37.51%。相較之下,銀行業上半年累計稅前盈餘3,018.8億元、年增0.9%,本國銀行獲利2,967.3億元、年成長7.3%,兩者皆創歷年同期新高。銀行業高層預估,美將進入降息循環,市場普遍估計聯準會9月、12月各降息1碼(0.25個百分點),將牽動銀行獲利能力,我央行利率估計將一路按兵不動,因此,主要銀行在第三、四季外幣放款動能提升,後續將持續布建,期望仍有資本利得獲利機會。

美國去年合計降息4碼,市場普遍預期今年第三季可望重啓降息,最快9月重啓降息,臺美利差持續收窄,今年年各銀行SWAP收入預期將下滑。上半年因新臺幣強升,銀行在海外獲利大豐收。根據金管會銀行局公佈,截至6月底,國銀海外分支機構(含分、子行)獲利481.5億元、創歷年同期最高,年增爲5.52%,未受到新臺幣升值影響,即使海外賺的外幣換回新臺幣有匯損,獲利仍創高,主因投資及其他淨收益增加,以及資金成本下降。

銀行業高層指,若金融市場後續延續6月、7月穩健格局,下半年及全年獲利展望將趨於樂觀。近期市場平穩,但股匯短期波動難免,銀行在資產配置上持續採取保守原則,維持財務穩健度。

手收方面,由於去年已墊高基期,今年主要行庫還是抱持中性看待,各銀行續衝較不耗資本的財管手收。以第一季各銀行揭露的財管手收表現,大致都有亮眼成長,下半年國銀重心續推財管跟信用卡業務。另外,關稅戰影響,目前銀行業客戶短期貸款、財管需求未有明顯衝擊,但確實未來不排除未來會影響消費意願,在財管方面大多持觀望態度,因此銀行會提供相對保守的產品組合爲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