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4月大賣債券逾2千億 資金轉向有兩大主因
2025年4月金融三業合計減碼債券2,185億元,寫近一年半來單月最大減碼紀錄,減碼幅度更是同期臺股的兩倍。路透
金融業退兵臺股,也撤守債券市場。據金管會統計,2025年4月金融三業合計減碼債券2,185億元,寫近一年半來單月最大減碼紀錄,減碼幅度更是同期臺股的兩倍,顯示市場對美債與美元資產的信心動搖,金融業全面轉向防守。
其中,銀行業砍債最猛烈,單月減碼高達1,441億元,是近八個月新高;壽險業也減碼469億元,券商補刀275億元,合計一舉回吐整個首季的加碼成果。
使累計前四月整體轉爲淨減碼100億元,與去年同期大舉加碼逾7,000億元的榮景形成強烈對比。
市場認爲,金融業大規模砍債有兩大主因:一,川普高關稅政策引爆美債殖利率劇烈震盪,金融業持債部位出現評價損失,加碼意願自然降溫,砍債以控制風險。
二,4月美元兌臺幣單月重貶3.6%,海外債券部位折算回臺幣後出現大幅縮水。
一家金控主管說,川普高關稅政策、美公債連遭降評,動搖了美元霸權地位,5月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再度彈升,價格應聲回跌,市場面臨新一輪壓力,金融業操作恐更趨保守。
據瞭解,5月以來,各銀行已主動調降美國公債持有水位,並就海外債做換券操作,調整存續期間,以分散風險並捕捉獲利機會。
據金管會統計,2025年4月底三大金融業持債總投資餘額降到31兆3,603億元,月減2.8%,若加上持股部位3兆2,032億元(均以市價計),金融業股債曝險額已達34.56兆元,資產配置動向備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