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央行議事摘要:盼房市軟着陸 憂房價大跌增信用風險

央行3月20日召開第21屆理事會第一次理監事聯席會議,央行在4月30日公佈貨幣政策議事錄摘要。議事錄摘要顯示,全體理事經考量國內外各項因素後,均贊同維持政策利率不變與現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

其中,有位理事表示,考量本年國內CPI年增率維持在可控範圍,且當前川普2.0具不確定性,認同維持政策利率不變。數位理事同時指出,本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在遏止炒房、房地產市場降溫、不動產貸款集中度下降等成效已顯現,贊同維持管制措施不變,未來宜持續觀察。

另一位理事也支持政策利率及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維持不變,主要基於三點因素。第一,物價方面,考量國內公用事業費率調漲影響,央行預測今年CPI年增率爲2%左右,核心CPI年增率也低於上年,今年通膨仍屬可控。第二,川普 2.0政策帶來不確定性,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較爲審慎;近期各國央行新聞稿也都強調川普的政策帶來全球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第三是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成效已逐漸顯現。

另,受限不動產貸款利率已大幅上升且具差異化,考量房地產市場正面臨修正,央行採取預先防範措施,如信用風險壓力測試,以期房地產市場能夠軟着陸而非硬着陸。

有理事指出,有關購屋貸款利率上升,另有一重要涵義是貸款利率差別化的現象,也就是多戶貸款的利率高於1屋貸款的利率,進一步反映信用資源在不動產間的配置狀況,且信用資源本應優先提供給有自住需求的民衆。理事提醒,房市交易量縮,必將減少房屋修繕及家庭支出,也可能限縮營建工程的投資,均會影響民間消費及投資支出,所以未來應密切關注房市量價衝擊對實質經濟活動的影響。

還有理事表示,過去4年建商累計大量戶預售屋,且在去年、今年或未來幾年將會陸續交屋,導致新增的預售屋貸款需求增加;雖然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及銀行自主控管不動產貸款總量等下降中,其調整過程恐需較長時間。理事認爲,目前民衆的房貸資金需求仍高,但銀行可提供的房貸資金受限,且房貸利率也處在較高水準,未來要特別注意購屋貸款資金供需差距是否過大等問題。

另一位理事提到,34家本國銀行提報的不動產貸款集中度預估控管目標均緩步向下,房價仍上漲但幅度已有趨緩,希望房市能夠軟着陸。同時點出,如果房價突然大幅下跌,因銀行不動產放款集中度仍高,恐怕會增加金融機構的信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