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新世界-臺灣如何成功推動真實世界資產RWA?
隨着科技與創新推動金融產業前進,資產代幣化是不可逆的趨勢。圖/美聯社
《星際爭霸戰》中最具代表性的場景,是人類能夠瞬間從A地被傳送至B地。如今,區塊鏈與資產代幣化(tokenization)的科技實現這樣的概念,使資產價值的瞬時轉移成爲可能,不再只是科幻情節,已成爲記錄人類經濟活動的重要方法。
比特幣區塊鏈技術歷經十餘年,證明了其經濟價值,目前比特幣的總市值已超過1.6兆美元。在銀行服務落後的第三世界國家,比特幣系統提供一個烏托邦般的金融服務平臺,能夠自由、低廉進行交易。對這些族羣,比特幣無疑成爲他們第一個普惠金融的解決方案。
貝萊德執行長2021年曾表示「比特幣無價值」之觀點。但現他完全改變原本偏頗的想法,並領導貝萊德推出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比特幣ETF,體現金融機構對加密貨幣價值觀念巨大轉折。比特幣證明原生代幣就有極大經濟價值。比特幣ETF目前已持有約120萬枚比特幣,市值約千億美元。
金融機構更進一步看到將傳統資產進行代幣化(RWA)的龐大潛力。根據麥肯錫研究報告,到2030年,僅金融資產代幣化市場資本額預估達到2兆美元。在樂觀情境,這個數字甚至翻倍到4兆美元。此外,代幣化現金、存款金額也將高達1.1兆美元。加密貨幣、RWA這些新型的數位資產也是各地家族辦公室投資組合裡的重要資產。
對希望成爲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臺灣,RWA推展顯得特別重要。金管會協力集保及6家金融機構成立RWA代幣化小組,研議RWA推動事宜。然而RWA要成功推廣,有幾個要點必須注意:
1.高度連接金融生態系的可程式化平臺。爲實現高度連接的RWA金融生態系,需建立可程式化的交易平臺。平臺允許參與者開發與執行應用程式,並共同更新共用帳本。平臺有兩項關鍵特徵:一是可透過協定更新的帳本,二是可運行應用程式的執行環境。平臺應用程式可模擬DvP與PvP等傳統金融市場結算機制。平臺需具備共通性與靈活性,能整合多項金融功能和創新應用。
2.具流動性的代幣化法幣機制。RWA在國際間已進入「正式上線」階段。專案數量逐步增加,涵蓋範疇與規模不斷擴大。在私部門專案中,RWA包含的資產類型各異,所使用代幣化法幣(穩定幣、存款代幣(deposit token))也不同。對於公部門而言,代幣化法幣主要聚焦於中央銀行貨幣(CBDC)。隨着資產上鍊/代幣化的速度加快,爲了提供流動性與穩定性,代幣化法幣的需求變得迫切。在阿聯酋,CBDC與銀行穩定幣同時並行,提供市場不同應用情境。
3.避免孤島型RWA的個別推出,RWA必須存在一個完整的金融生態系裡,否則缺乏流動性。瑞士數位交易所透過建立數位孿生的方式,將新型的數位債券與既有的金融體系緊密連結,藉此產生高流動性與有效的市場機制,佐證了整合傳統金融生態圈的重要性。
隨着科技與創新推動金融產業前進,資產代幣化是不可逆的趨勢,這將重新定義市場中各種資產的價值與流動性。RWA推動的成功與否對於臺灣是否有機會成爲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至爲重要。而真正推動RWA發展成功的動力來自於:積極的跨產業協作(金融業、科技公司、VASP)、清晰的監管支持,以及對問題與解決方案(平臺跟代幣化法幣)的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