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外幣保單前7月買氣增近41% 寫近3年同期高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表示,前7月外幣保單新契約保費佔比約40.81%,高於2024、2023年同期的38.04%、39.3%,但拉長時間觀察並無太大差距。至於美國聯準會若啓動降息是否有助銷售增溫,仍需觀察利率、匯率、市場預期與壽險公司銷售策略影響。

金管會統計,2025年前7月外幣保單新契約保費2381.93億元,較去年同期1692.25億元成長41%。其中,投資型外幣保單357.03億元、年增41%,傳統型外幣保單2024.9億元、年增41%,幅度均較前6月30%、36%擴大。

以幣別觀察,美元保單前7月新契約保費74.6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51.51億元成長46%,幅度較前6月38%擴大。其中,投資型美元保單10.67億美元、年增達57%,傳統型美元保單63.99億美元、年增44%,幅度均較前6月43%、38%擴大。

前7月前三大業者方面,投資型外幣保單依序爲國泰、安聯、臺新人壽,傳統型外幣保單爲國泰、富邦、新光人壽。其中,投資型美元保單爲國泰、安聯、臺新人壽,傳統型美元保單爲國泰、富邦、新光人壽。

澳幣保單前7月新契約保費1.82億澳元,較去年同期2.28億澳元減少20%,衰退幅度較前6月22%收斂。其中,投資型澳幣保單0.75億澳元、年減46%,衰退幅度較前6月48%收斂,傳統型澳幣保單1.07億澳元、年增20%,但成長幅度較前6月25%收斂。

人民幣保單前7月新契約保費1.02億人民幣,較去年同期0.6億人民幣成長達70%,幅度較前6月75%收斂。其中,投資型人民幣保單0.74億人民幣、年增達57%,較前6月68%收斂。傳統型人民幣保單0.28億人民幣、年增達1.15倍,較前6月1.11倍增加。

前三大業者方面,投資型澳幣保單爲新光、安聯、國泰人壽,傳統型澳幣保單爲凱基、國泰、富邦人壽。投資型人民幣保單爲安聯、法國巴黎、安達人壽,傳統型人民幣保單爲保誠、臺灣、凱基人壽。

蔡火炎表示,前7月美元投資型、傳統型保單買氣升溫,分別爲業者跟銀行通路合推新商品、推出美元利變保單與分紅保單帶動。澳幣投資型保單買氣降溫,主因澳洲央行並未如市場預期降息,市場不確定性增加,澳幣傳統型保單則由於保單宣告利率仍略高於市場利率。

而前7月投資型人民幣保單買氣升溫,主要受惠中國大陸經濟有所改善,帶動市場投資人民幣資產意願,傳統型人民幣保單買氣增溫,主因業者推出新商品、並與銀行通路積極行銷所帶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