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臺灣人壽辦金融論壇:波動成常態 提早啓動退休佈局累積資產

「贏領金融論壇」由臺灣人壽與政大商學院共同舉辦,今年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經濟學家艾西亞、退休調查計劃主持人政大商學院金融系教授楊曉文、保發中心董事長黃泓智、臺灣人壽策略長葉柏宏、臺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張建一、節目主持人郭彥均及等跨界專家暢談《銀經濟 富未來》。彭金隆提到,臺灣面臨不可逆的高齡化問題,透過商業保險爲自己補給退休金刻不容緩,金管會推動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ISA)期望實現普惠金融、全民受惠,也會提出減免優惠等行政誘因鼓勵民衆參與,幫助國人建構退休第三支柱。

艾西亞以《全球經濟變局及退休新佈局》爲題首度在論壇開講,她預估未來「波動」將是常態,通膨也會持續存在,若以臺灣民衆最早可退休年齡爲55歲,建議大家至少須提前10年開始、也就是45歲必須啓動退休規畫累積資產,而且要透過三大方式聰明進行,首先是選擇抗通膨的工具,例如房地產或固定收益商品,透過時間擴大複利成果;第二是資產多元配置,她認爲美股已在高點,此時應分散投資,同時避免過度持有現金部位:第三是關注美元貶值走勢,做好避險。

面對高通膨、經濟大震盪,張建一提出動盪時代更應「停、變、緩」,也就是停止衝動、理性應變、延緩決定,資產多元化配置才能減少風險,更鼓勵年輕人蔘與勞退自提,提早準備。黃泓智指出,國人對自存退休金的準備意識已逐年提高,最重要的是提早開始、選對合適的理財工具累積退休資產。楊曉文分析,過去調查發現多數民衆退休金來源仰賴第一層「社會保險」,今年第三層「自備退休金」躍升爲未退休族退休準備主要來源,這是正向的改變,更不要輕忽時間複利的價值,提早開始退休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