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動盪 防禦類股扮穩健資產部位

道瓊公用事業指數表現

今年金融市場震盪劇烈,短期仍看不到放緩跡象,其中,防禦性產業的公用事業、水電瓦斯、基礎建設等,都是投資人可以作爲提升防禦力、搶攻收益的穩健資產部位。圖/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金融市場震盪劇烈,短期仍看不到放緩跡象,其中,防禦性產業的公用事業、水電瓦斯、基礎建設等,都是投資人可以作爲提升防禦力、搶攻收益的穩健資產部位。

第一金全球水電瓦斯及基礎建設收益基金經理人林志映指出,這幾年AI應用火力全開,資料中心電力需求未來五年大幅增加,美國資料中心用電佔由目前的3%,預期至2030年上升至10%,相關電力類股受惠可期。川普政府在能源政策方向,轉爲更重視傳統能源、減少新能源的補貼,有助天然氣及管線成長展望,交通基礎建設汰舊換新,運量上修,挹注鐵工路、機場港口等傳統基建的動能持續回溫,並維持穩定獲利能力。

新光美國電力基建ETF經理人劉恆志表示,美國勞工統計局統計資料顯示,美國從1980年以來,電價累積漲幅高達237.7%,升幅已超越汽油,對照美國電力及基建相關企業資本支出更逐年增加。

隨世界各國響應川普政策讓製造業迴流美國後,整體用電需求還會走高,電力企業資本支出增幅有望繼續向上攀升,包括從上游發電增加儲能技術、開發先進水冷技術、中游輸電的變壓器汰舊換新、AI電力系統升級,到下游配電的電線管路地下化,到到智慧電網全面即時系統建置等,預估2026年美國電力基建資本支出將上看新臺幣6兆元。

合庫核心趨勢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王慎中認爲,全球AI基礎設施市場正處於高速成長期,預估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600億美元,並且於2028年突破1,000億美元。

全球各國近年來積極擴大新基礎建設投資,範疇涵蓋淨零減碳新能源、綠能環保、智慧科技AI及網通數位建設等領域。即使全球經濟復甦步調趨緩,各大科技廠在相關基礎設施的資本支出仍維持高動能,未來發展潛力深具期待。

野村基礎建設大未來基金經理人高君逸強調,儘管公用事業與基礎建設類股不若AI或科技股般具話題性,但其穩定現金流與低波動的特性,正好契合當前溫和通膨與地緣風險升溫的總體環境,加上各國陸續推出大規模基建政策,爲相關企業的盈餘帶來上修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