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中造「星際之門」 挑戰美AI超級強權地位
中國正在醞釀中國版的「星際之門」(Stargate)計劃。(路透)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中國正在醞釀中國版的「星際之門」(Stargate)計劃,除廣設資料中心,也強化網路連結,設法抵消晶片效率落後的劣勢,並且更妥善運用有限的運算資源,從而挑戰美國人工智慧(AI)超級強權的地位。
研究業者Epoch人工智慧(AI)公司估算,目前美國擁有的AI運算能力約佔全球的四分之三,中國只佔15%,因此北京當局正積極擴充AI設施。中國3月宣佈在西部偏遠地區廣設資料中心計劃,以訓練大型AI模組,同時也在各大城市附近建立新的伺服器農場,都聚焦於「推論」(inference)AI模型,以促進AI應用。
最新的資料中心設在安徽蕪湖市一處760公頃的小島上,迄今已有15家公司在蕪湖市設立資料中心,總投資額人民幣2700億元(約379.44億美元),規模雖無法與OpenAI、甲骨文與軟體銀行的5000億美元「星際之門」計劃相比,但這只是中國加強監督位置分散資料中心的政策一環,更妥善因應客戶對AI的熱絡需求。
參與蕪湖計劃的一家國有云端公司主管表示,地方政府對業者提供補貼,包括多達30%的AI晶片採購成本,比其他地方政府慷慨得多。
相較於美國Meta、Google及xAI等業者能以輝達的最新晶片佈局,中國受到美國出口管制影響,本身的晶片製造產能有限,當地AI資料中心須依賴運算能力較低的處理器,或以國產晶片搭配從黑市取得的先進晶片。知情人士表示,協助取得遭禁止出口輝達晶片的中介機構網路,正在中國各地涌現。
美國企業研究所(AEI)研究員費達休克(Ryan Fedasiuk)表示,「中國正開始重新分配稀缺的運算資源,以創造最大的經濟產值」,「中國現在正以這套思維來規畫資料中心基礎設施」。
例如蕪湖市的「數據島」的資料中心,便是服務華爲、中國電訊、中國聯通及中國移動等四家公司,範圍涵蓋長三角區域的上海、杭州、南京及蘇州。內蒙烏蘭察布市的資料中心則提供服務給北京及天津等北方城市的業者;貴州爲廣州服務,甘肅慶陽市則爲成都及重慶服務。
中國也正設法更妥善運用偏遠地區的閒置AI處理器,包括甘肅及內蒙。Jefferies分析師表示,相較於移動這些伺服器的位置,中國找到另一種技術解決方案,串聯各座資料中心。北京當局已指示業者使用中國電信及華爲的網路技術,整合使用轉接器、交換器、路由器及軟體解決方案,將西部資料中心的運算能力連結到東部地區,把坐落於多數的處理器串聯爲中央化的運算叢集。
專家指出,利用多處規模較小且舊式的資料中心,效率當然不及一處更大且更先進的資料中心。華爲正致力於以UB-Mesh聯網技術解決效率問題,並宣稱已使AI大型語言模型的訓練效率提升一倍。
另外,在人工智慧(AI)技術取得進展、以及北京推動晶片自給自足等題材助威下,中國科技股今年漲幅遠優於美國那斯達克指數,近一個月漲勢更是火力全開。
恆生科技指數今年來累積大漲41%,優於那斯達克指數的17%,反映中國的大型科技集團,散發以往美國同業纔有的投資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