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上週外資回補亞股試水溫 臺股逾10億美元挹注最High
雖然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持續干擾投資情緒,但保德信分析,由於市場已知道川普欲將關稅作爲談判籌碼,因此相關衝擊性不再像川普第一任期時那麼劇烈,上週包括臺股、印尼、南韓、越南、陸股、菲股等皆呈現上漲走勢,且以臺灣、印尼、南韓單週漲幅超過2.4%名列前三強。
P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廖炳焜指出,自上週起金融股陷入整理,電子與傳產類股成爲盤面焦點,看好美俄外長在沙烏地阿拉伯的俄烏停戰會談順利落幕,市場預期將帶來戰後重建需求,激勵電機機械、電器電纜、水泥、鋼鐵皆有表現,低檔轉強上攻。廖炳焜表示,隨着市場情緒緩和,外資近期持續回補空單,淨空單一週回補近5000口,目前淨空單水位已回到去年6月水準,外資對臺股動向可持續觀察;另外,近期大盤迴測月季線獲得支撐,短中多格局或將延續,惟成交金額並沒有出現趨勢性的顯著增加,或將呈現反覆震盪偏多格局,好的是臺股下檔支撐逐步墊高,拉回至月季線時持續可進場佈局,上方壓力仍看24000點關卡。
PGIM Jennison美國成長基金產品經理彭子芸表示,近期有多項多空因素牽動市場投資情緒,好消息方面,美俄會談達成第一階段共識,包括將設立協商機制以恢復美俄兩國間之外交運作,以及成立高層級團隊,着手處理結束俄烏衝突,並以共同地緣政治利益爲基礎,於經濟與投資領域進行合作;此外,川普的全面關稅政策主張一度令市場擔心造成通膨再起,進而造成市場的動盪,所幸川普不斷調整其關稅的執行模式,包括延緩對加拿大與墨西哥課稅1個月,並以對等關稅取代全面性關稅,預期將顯著緩和市場對通膨的擔憂。
不過,彭子芸也表示,川普的關稅不確定性仍影響零售商和消費者的信心,根據最新發布的2月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數值從71.1降至64.7,低於市場預期,消費者對未來一年的通膨預期,也從1月前值3.3%躍升至4.3%,爲上週標普創高後回落的最主要原因,研判美股維持高檔震盪可能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