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三業寫下最慘5月 前五月獲利腰斬至2,328億元 全年恐衰退

壽險業5月單月爆虧逾千億元,拖累金融三業(銀行、證期投和保險業)單月盈轉虧488億元,是史上同期最差,累計前五月獲利2,328億元,較去年同期腰斬。(路透)

壽險業5月單月爆虧逾千億元,拖累金融三業(銀行、證期投和保險業)單月盈轉虧488億元,是史上同期最差,累計前五月獲利2,328億元,較去年同期腰斬。法人示警,匯損與資本市場波動未歇,全年金融業獲利恐難逃衰退命運。

金融三業中,壽險業是最大破口。5月單月爆虧1,066億元寫史上最慘,也一舉吞噬了銀行、券商、投信與產險業當月獲利,使三業合計轉爲虧損,成爲金融業歷來最嚴重的單月風暴。

金管會6月火速鬆綁準備金計提方式,有助提升壽險業外匯準備金餘額或稅前盈餘,以降低市場風險對獲利衝擊,另臺美股市續回穩,也有助拉擡股票資本利得。

但市場憂心,6月臺幣續升2.56%,避險工具年化成本齊飆,恐將反噬政策與股市回穩帶來的利多。

據金管會數據顯示,壽險業5月避險比率64%,月增僅0.1個百分點,兩大避險工具成本CS(換匯)和NDF(無本金遠匯交割)的年化成本,已分別衝上近3%及6.6%史上新高,寫今年與史上新高,業者想避險「恐愈避愈貴」。

一家金控業者坦言,下半年股、債、匯市波動劇烈,將影響2025年金融業潛在獲利能力及可分配盈餘水準,金融業獲利、股價與未來配息空間將全線承壓。

金管會公佈金融業今年5月及前五月獲利狀況。受壽險爆虧拖累,5月金融三業盈轉虧488億元,連五衰,累計前五月獲利僅剩2,328億元,是至少近五年同期最差,年減五成,全年料陷入衰退。

就三業各別表現來看,銀行業前五月稅前盈餘2,414.4億元,年減2.7%。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說,主因郵儲受臺幣升值衝擊拖累,若單以本國銀行前五月賺2,385億元來看,仍寫史上同期新高。

券商期貨投信業合計前五月稅前盈餘408.3億元,年減31%。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表示,前五月臺股價量齊跌,券商自營收入年減近七成,使券商僅賺267.4億元,年減42%拖累獲利。

壽險前五月已轉虧617億元,產險雖然貢獻122億元獲利,合計保險業仍陷虧495億元,投資收益減少是主因。

2025年前五月金融三業稅前盈餘2,328億元,年減2,511億元或52%。法人警告,若壽險業虧損趨勢未能遏止,全年金融業獲利恐將持續探底。

延伸閱讀

外資匯入款成爲7月推升因子 臺幣預估28.6-29.5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