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三業 2月合計砍債195億
據金管會統計,2025年2月金融三業轉砍債195億元,其中券商、壽險業全轉砍債,合計砍債手筆424億元,銀行業買債量更僅剩1月的四分之一,金融圈認爲,川普關稅海嘯讓資金齊涌債市避險,推升債券價格、殖利率大跌,恐讓業者暫先縮手觀望。
一家金控業者認爲,以目前來看,各國對美國高關稅有三種反應,妥協、談判和反制,短期將讓資金轉往債市避險,推升美債價格、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已重挫到4%,整體來看,上半年殖利率曲線趨平、下半年纔會轉趨陡。
對金融業來說,美債價格走揚、殖利率下跌,有助金融業舊債評價損失縮小,但壓縮新錢投入的經常性收益,加上各國與美方談判或反制後續引發效應難料,料第2季金融業將大舉縮減買債量,甚至轉向減碼。
據金管會統計,2025年2月底三大金融業(銀行、證券和保險業)持債部位31兆9,637億元,月增0.4%。素有「買債王」之稱的銀行業2月續加碼229億元,連五買,惟買債手筆僅剩1月的四分之一,轉趨謹慎。
2月券商更轉砍國內外債券共89.8億元是近半年最大,又以大砍88.4億元臺債寫近八個月最大手筆。
2月壽險業更轉砍債334億元,其中在計入2月美元升值及海外投資等級債價格後,壽險業減碼海外債441億元、加碼國內債107億元。
惟因1月金融三業狂買債,略彌補了2月拋債量,累計前二月金融三業買債1,151億元,以銀行業加碼1,142億元居首,券商加碼105億元,僅壽險業減碼9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