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瑞銀全球投資回報年鑑 125年金融歷史分析洞察未來

《全球投資回報年鑑 2025》,是由瑞銀投資銀行(UBS Investment Bank)與瑞銀全球財富管理(UBS Global Wealth Management)首席投資辦公室,攜手倫敦商學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保羅·馬許(Paul Marsh)教授與麥克·斯湯頓(Mike Staunton)博士,以及劍橋大學(Cambridge University)埃爾羅伊·迪姆森(Elroy Dimson)教授共同發表。本年度年鑑探討125年的歷史資料如何爲未來提供關鍵洞察。

2025年版的 《全球投資回報年鑑 2025》有幾項重要觀察重點如下:

一、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在1900年上市的美國企業中,約80%的市值來自目前規模較小或已消失的產業;英國的比例爲65%。此外,如今上市公司的很大一部分來自1900年幾乎不存在的行業:美國佔63%、英國佔44%。股票的長期超額回報顯著:在所有國家,股票長期表現均優於債券、短期票據及通膨。一美元若在1900年投資於美股,到2024年底的名目價值增長至107,409美元。

二、市場集中度日益提高:1900年全球股市相對均衡,如今美國已佔全球股本市值的64%,主要來自大型科技股的強勁表現。美國市場集中度已達92年來最高水準。

三、分散投資有助於降低波動:全球化雖然使市場的聯動性提高,但國際投資仍能有效降低風險。對已開發市場的投資者而言,新興市場相較其他已開發市場仍具較好的分散投資潛力。

四、通膨對長期回報至關重要:資產回報在升息期間通常較低,在降息週期則較高。此外,高通膨時期的實際回報較低,而低通膨時期則較高。在所有資產中,黃金與大宗商品是少數可對抗通膨的避險工具。自1972年以來,黃金價格變動與通膨的相關係數達0.34。

瑞銀投資銀行全球研究主管Dan Dowd表示:「我們很高興能夠再次與Dimson、Marsh、Staunton三位教授,以及全球財富管理團隊合作,推出《全球投資回報年鑑 2025》。這次發行可謂一個重要里程碑,125年的資料爲客戶提供了透過金融歷史分析目前市場問題的豐富框架。」

瑞銀全球財富管理首席投資官Mark Haefele表示:「《全球投資回報年鑑》讓我們看到,堅持多元化、資產配置及風險報酬原則的長期影響。它再次提醒我們,長期視角至關重要,不可低估紀律化投資的價值。」

倫敦商學院 Paul Marsh教授指出:「自我們發表第一本年鑑以來已過25年。21世紀的股票回報低於20世紀,而債券回報則較高。然而,股票仍然跑贏通膨、債券與現金。全球股市在21世紀的年化實質回報爲3.5%,相較現金的股權風險溢酬爲4.3%。風險與報酬的法則仍然適用於21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