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降息、AI雙引擎啓動 逢修正把握加碼時機
蘇皓毅表示,歷史經驗顯示,從蒸汽機到汽車、電腦到智慧型手機,每一次的科技突破皆帶動經濟高速成長。如今AI應用快速滲透,市場質疑聲浪也逐漸消退,顯示投資人普遍認可新一波長期增長趨勢已形成,並有望驅動企業資本支出至少延續至2027年。
根據研究機構FactSet對標普500企業最新2025年獲利預估,由先前的9%調升至10.7%,其中科技類股成長更上看19.9%。展望2026年,整體獲利增速估達13.7%,資訊科技可望維持20.6%的高速成長,突顯AI與相關科技產業已成爲推動景氣的重要動能。
儘管就業市場動能略有趨緩,但美國第三季GDP成長仍達3.3%,且聯準會9月如市場預期重啓降息循環,年底前可能再降息2碼。蘇皓毅認爲,儘管聯準會決策者間對政策意見存有分歧,但這並非壞事,反而印證貨幣政策仍具彈性,並依循數據調整。
至於物價與通膨問題,蘇皓毅指出,市場初期雖然擔憂川普關稅政策帶來的衝擊,但隨着談判逐步轉向建設性溝通,關稅影響已漸被視爲一次性事件,通膨風險仍在可控範圍內。
整體而言,美股雖處於高估值區間,但在AI驅動的生產力提升及降息週期支持下,經濟並未出現衰退跡象。蘇皓毅建議,投資人應持續定期定額佈局,並在市場波動時把握加碼進場機會,避免過早獲利了結。
債市方面,隨着「金髮女孩經濟」的溫和格局延續,聯準會重啓降息後信用風險仍低,債券具資本利得空間,蘇浩毅建議投資人可鎖定較高的配息水準,適度配置非投資等級債,在穩健基礎下爭取額外報酬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