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迎復興時代 四大利多推升美歐日銀行投資契機
富達國際基金經理George Efstathopoulos指出,零利率環境告終、監管放寬、信貸週期回升與殖利率曲線轉陡等四大關鍵利多,正爲全球金融股打開復蘇空間。投資機會尤其集中在美國銀行資本釋放、歐洲尤其希臘銀行業脫胎換骨,以及日本再通膨環境下的銀行獲利回升,構成新一輪「金融股時代」的投資主軸。
George Efstathopoulos分析,金融業正進入由結構性與週期性因素共同驅動的「金融股時代」包括結構性利多及週期性利多。「結構性利多」有一,零利率時代終結,利差環境更適合金融業獲利;二,部分市場監管鬆綁,扭轉金融海嘯後的緊縮格局。「週期性利多」有第一,企業與家庭去槓桿已告一段落,信貸需求回升;第二,殖利率曲線轉趨陡峭,期限溢價提升,有助銀行利差收入增加。
這些因素不僅改善金融業獲利能力,也使金融股在投資組合中重新獲得關注,美、歐及日等各地都有其特色,各類金融股可望受惠。富達正密切關注美國銀行業、歐洲尤其希臘銀行業及日本銀行業等三大區域所浮現的投資契機。
富達國際指出,美國金融監管轉趨寬鬆,扭轉金融海嘯以來的收緊趨勢,隨着聯準會調整大型銀行年度壓力測試機制,預期將降低大型銀行業資本要求。有研究估計,這將釋放高達10%美國銀行業資本,投放於增加配息、買回庫藏股及批准更多貸款。此趨勢開展之時,正值金融股獲利超過市場預期,資產負債表吸收市場衝擊的能力亦高於金融海嘯前任何時期。此外,企業和家庭經歷10年的去槓桿,現正具備重拾槓桿的條件,成爲推動銀行獲利增長的強力引擎。
歐洲方面,富達國際表示,德國轉向財政刺激,有助帶動區域信貸擴張,加上監管逐步鬆綁,歐洲銀行股近年漲幅已大幅超越市場。其中,希臘銀行業表現最突出,不僅快速降低不良貸款比率,也強化資本適足率,有望恢復配息與庫藏股計劃。儘管其基本面改善,市場評價仍有追趕空間。
日本經濟擺脫長期通縮,薪資與服務價格上漲帶動再通膨。富達國際進一步指出,日本央行正展開貨幣政策正常化,惟通膨仍高於目標水準,使其進展延遲。此外,日本殖利率曲線爲全球最陡峭之一,曲線進一步陡斜將提高長短天期利差,日本銀行將直接受惠。綜合而言,日本銀行正經歷近30年來首次處於獲利增長利多的再通膨環境。
過去十多年,金融股因低利率與嚴格監管長期落後科技股,如今隨多項趨勢逆轉,金融業正迎來複興時代。富達強調,美國、歐洲及日本三大區域銀行股均顯現投資契機,投資人若能掌握此波金融股新週期,將有機會在投資組合中分散風險並提升潛在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