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臺企銀Q1獲利登第4高 3方向強化營運動能
臺企銀2025年首季合併淨收益85.89億元,季增12.83%、年減0.24%,稅前淨利37.57億元,季增22.26%、年增7.35%,均創歷史第三高。稅後淨利29.35億元,季增23.86%、年增3.2%,創同期次高、歷史第四高,每股盈餘0.32元。
臺企銀發言人陳紹晃指出,首季放款業務穩健成長,平均餘額1兆6475.04億元、年增10.22%,其中個金及外幣放款皆繳出雙位數年成長,反映在推動多元收益策略下相關業務推展已有成果,使利息淨收益48.44億元,僅季減0.83%、年增7.27%,創同期新高。
而臺企銀首季手續費淨收益創19.27億元次高,季增達45.37%、但年減12.24%,陳紹晃說明,主因去年同期認列一筆因授信條件變更的非經常性放款手續費收入5.62億元、墊高比較基期,若排除此一次性因素影響,仍維持相當成長動能。
同時,臺企銀首季逾放比續降至0.14%、備呆覆蓋率升至971.82%,陳紹晃指出,資產品質表現有相當程度提升。淨利差(NIM)、存放利差分別降至0.83%、1.13%,主因美國聯準會去年降息3次,使外幣存放利差縮小。
展望2025年,陳紹晃指出金融業經營環境充滿變數及挑戰,臺企銀除透過多元收益策略增加非利息收入佔比,同時也調整存款結構以降低資金成本,進一步穩固整體收益來源結構、持續提升獲利能力。
此外,臺企銀今年亦聚焦數位金融發展,活用數據工具支援精準行銷與產品優化,提升客戶黏着度、爭取金流往來。同時導入AI等新興科技,優化智能化服務及各項系統作業流程,爲客戶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務,進而強化業務發展動能。
臺企銀也持續落實永續金融經營方向,截至3月底對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授信餘額達5078.16億元,其中辦理綠電及再生能源授信金額1903.97億元、年增8.95%。同時也接軌國際永續的治理趨勢,強化資訊結構透明度,未來將持續深化永續金融佈局,提升長期價值及競爭力。
對於利差展望,陳紹晃表示,美國聯準會5月維持利率不變,但關稅政策仍充滿不確定性,聯準會需要更審慎評估未來貨幣政策,預估今年外幣利差有機會持平首季水準,臺灣利率預期一段時間亦將維持不變。
而關稅政策走向尚不明朗,對出口導向產業的資金調度產生壓力,企業對後市展望亦較趨保守。臺企銀對此推動多項企業支持方案,並配合政府政策方向穩定產業發展,預期全球經濟成長、政府強化基礎建設、企業轉型發展均有助提升放款業務動能。
海外及OBU外幣放款方面,由於直接貸放美國比例低,臺企銀目前評估關稅政策影響應不大,將持續關注並審慎放款相關放款業務,同時持續調整存放款結構、優化數位金融服務,提升活存比重降低資金成本,並聚焦拓展利率較高的貸放業務,以期提升利差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