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9月外匯存底突破6000億美元 央行解讀美臺匯率變動

央行外匯局長蔡(火冏)民說明,9月外匯存底在茲息方面不是小月,也不是大月,但是臺幣匯率在9月有幾天變動較大,央行因此進場調節。他補充,外資9月匯入約爲90億美元,若扣除盈餘與股利匯出等因素,央行估計外資匯入45億美元,9月有幾天外資匯入大,造成臺幣波動加大。

媒體關注美國9月將降息對匯率的影響性。對此,蔡(火冏)民表示,第三季國際美元其實每個月變動方向不一,反映市場對FED降息及未來貨幣政策的預期心理,本來預期下半年降2碼變成預期一季降1碼共降3碼,一度造成美元轉弱。但之後美元又轉強,蔡(火冏)民認爲,一方面美國的GDP表現還不錯,再者,真正宣佈降息時匯率不一定就走弱。他說,以歐元爲例,降息時歐元是走強的,所以市場上也會預期美元在降息後也可能走強。

蔡(火冏)民指出,FED在9月降息後美元變強還有一因素,FED強調是風險管理式的降息,不認爲現在美國就業市場疲弱,而是權衡通膨與就業才降1碼,市場認爲FED說法較預期鷹派,也支撐了美元走勢。

至於臺幣匯率,蔡(火冏)民認爲,9月美元變動其實不算大,臺幣兌美元卻升值了一些,關鍵是股市表現好。他說,美國9月降息提振了美國科技股走勢,臺股與美國科技股連動性高,9月下旬以來至今臺股表現好,持續創新高,也影響了臺幣走勢。

央行並且公佈9月底外資持有國內股票及債券按當日市價計算,連同其新臺幣存款餘額共折計1兆397億美元創新高,約當外匯存底172%同寫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