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3因素影響 國銀2月放款動能降溫
觀察國銀2月放款對象,以政府機關月增827億元最高、個人月增671億元居次,民營機構月增169億元,公營企業則月減27億元。以用途觀察,仍以企業週轉金月增達1216億元最高、購置不動產月增250億元居次,企業投資及購置動產分別月增108億元及66億元。
國銀2月放款增加動能顯著降溫,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分析主要有3因素,首先是春節季節性因素,民營企業在春節後借款到期多不續借,二是公營企業有較大額還款,三是隨着央行信用管制效益顯現,不動產放款餘額增幅已顯著下降。
而2月企業投資放款金額增加,侯立洋指出,主要有幾家海外企業爲併購需求而大額借款。至於2月存款金額顯著增加,主因法人客戶營收和海外投資款匯回、企業資金在春節連假後陸續回存,且美元兌新臺幣匯率升值,亦使換算的臺幣存款金額增加。
據金管會統計,2月放款月增較多的前三大銀行,依序爲臺銀788億元、中信銀674億元、臺新銀230億元,月減較多的前三大銀行,則依序爲華銀193億元、合庫158億元、彰銀110億元。
而2月存款月增較多的前三大銀行,依序爲一銀815億元、國泰世華銀564億元、臺灣花旗銀489億元,月減較多的前三大銀行,則依序爲華銀395億元、上海商銀87億元、兆豐銀76億元。
放款品質方面,截至2025年2月底,國銀逾放金額爲691.94億元、月增6.9億元,逾放比0.16%,持平1月及去年同期,備呆佔逾放覆蓋率爲835.23%,月減10.35個百分點,但整體備呆提列情形仍屬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