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2025保險業壓力測試整體過關 5家需提改善計劃

金管會自2021年起開始定期對保險業辦理公版壓力測試。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強調,辦理壓力測試的主要目的,在於強化保險業的風險管理能力,協助業者思考公司在極端情境下的風險承受能力及應有因應對策,並非預測經濟情勢發展。

此次壓力測試情境設定3風險面向,包括死亡率、罹病率及巨災風險損失提升的「保險風險」,全球經濟景氣及金融環境劇烈波動要成的「市場風險」,以及產險業面對連續強烈颱風侵襲臺灣本島的「氣候變遷風險」。

測試結果顯示,壽險業及產險業在保險風險情境下的整體資本適足率爲298%、349%,淨值比爲爲7.8%及23.6%,在市場風險情境下的資本適足率爲245%、419%,淨值比爲6.1%、29.4%。產險業在氣候風險情境下的資本適足率爲361%、淨值比爲26.2%。

蔡火炎表示,在上述三大風險情境下,壽險業及產險業整體資本適足率及淨值比均高於法定門檻的200%及3%。不過,有5家壽險業者在「市場風險」部分未達標,主因期初資本適足率與淨值較低,受市場衝擊風險較高,將要求業者提出資本改善計劃並提報董事會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