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鎮江:新輔助化療+微創手術幫助胃癌晚期患者點亮“生命的曙光”

【來源:鎮江市衛健委_媒體輿情】

經過3次新式輔助化療,胃癌晚期患者李先生(化名)迎來了手術根治的機會。日前,在鎮江“金山英才”醫學領軍人才、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黃華教授指導下,市中醫院普外科團隊共同參與下,爲李先生切除了明顯縮小的腫瘤。而隨着新輔助化療在市中醫院普外科常規開展,將有更多像李先生一樣的胃癌晚期患者看到“生命的曙光”。

去年10月起,李先生感覺上腹部時有隱痛,一段時間後,逐漸出現食慾降低、嘔吐酸水等情況。直到發生吐血,他才意識到“事情似乎沒有那麼簡單”,於是在11月中旬,前往市中醫院接受治療。

市中醫院普外科主任許士勇查看電子病歷後告訴記者,李先生確診爲胃低分化腺癌,胃壁腫瘤大小直徑7.8釐米,淋巴結已大量轉移。同時,還存在消化道出血、重度貧血、低蛋白血癥。根據當時的病情,手術根治切除的可能性較小。

爲了幫助李先生爭取更好的預後,許士勇邀請黃華教授團隊共同開展病例分析,並制定下一步的治療方案。結合李先生的病情及治療意願,大家認爲新輔助化療後再行手術治療最爲合適。

許士勇介紹,新輔助化療是指在實施手術等局部治療方法前所做的化療,目的是縮小腫瘤原發病竈及轉移淋巴結等癌組織,儘可能消滅腫瘤周圍不易發現的微小轉移竈,暴露出正常的解剖間隙,讓原本無法手術的患者能夠擁有手術機會。

詳細瞭解了治療方案,李先生及其家屬表示願意接受。排除化療禁忌後,治療團隊針對李先生的身體狀況,制定了個體化的用藥方案。11月26日起,李先生先後接受3次新輔助化療,病情顯著改善,複查CT發現其胃壁腫瘤直徑縮小至4.5釐米,淋巴結團直徑也從入院時的5釐米左右縮小至1.5釐米。

手術時機已經成熟。2月8日下午,醫生憑藉着豐富的經驗與精湛的技術,在腹腔鏡下,通過5個0.5-1釐米小孔,爲李先生進行了腫瘤切除、淋巴結清掃,順利地完成了手術。由於手術切口和切除面積更小,因此恢復也更快。術後次日,李先生即可進食流食,下地行走。經過一段時間的恢復,目前,他已出院回家。

據介紹,近兩年,市中醫院普外科與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大腸外科、胃外科、頭頸外科,上海市中山醫院胸外科等多家滬上醫院的相關專家團隊,就胃腸道腫瘤及食道癌、肺癌、甲狀腺疾病的治療開展合作,爲市中醫院醫護人員提供學習機會的同時,將更加優質的醫療資源帶到羣衆身邊,讓羣衆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更加便捷、高效的醫療健康服務。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