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點#108 芯片危機/臺灣、造船、墨西哥:中美大國博弈
I. 今日文章目錄(全部含音頻) ● 從造船到芯片:中美經濟角逐
[504] 中國已然重塑了國際體系——美國在效仿中國的經濟模式 (Foreign Affairs)
[505] 從英特爾危機,半導體、到臺海與美國的國家安全危機(American Affairs)
[506] 中國借道墨西哥規避美國關稅之舉或被圍堵(The Wall Street Journal)
[507] 中國如何壟斷造船業?美國的對策解析 (Bloomberg)
1.[504] 中國已然重塑了國際體系——美國在效仿中國的經濟模式
Foreign Affairs (2025.3.27)
按語: 本文爲發表在學術期刊《美國事務》(American Affairs)的深度分析及政策建言文章,作者爲麻省理工學院技術政策專家肯尼斯·弗拉姆與威廉·邦維利安。文章從英特爾戰略轉型失敗切入,揭示了美國半導體制造業空心化引發的重大國家安全危機。文章信息量很大,核心觀點包括:
本文的作者邁克爾·弗羅曼(Michael Froman)現任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曾於2013至2017年擔任奧巴馬政府的美國貿易代表。這是他發表在美國頂尖外交刊物《外交事務》上的文章,探討了中美經濟政策角色的歷史性轉變,指出,國際經貿規則正在從“美國主導”向“中國模式”主導,美國已經“活在中國塑造的世界”裡。所謂“中國塑造”的世界,指的是中國政府與市場關係及發展模式。作爲民主黨的高級官員及幕僚,作者當然是典型的華盛頓建制派精英,政策主張屬新自由主義及新保守主義範疇,並不認可中國的模式——或者說,至少在《外交事務》這樣的嚴肅期刊裡,他很能表達肯定中國的觀點。我們按照中國人能夠理解和接受的視角,總結他的文章觀點:1)最早美國對華“接觸”戰略,就是希望將中國融入美國主導的國際經濟秩序,以此改變中國——包括在政治上改變中國;2)1980年代初開始的前幾十年,中國經濟政策的主題詞是在經濟中增加市場化的成分,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3)伴隨中國的產業崛起,成爲“世界工廠”,美/西方也出現了“產業中空”的情況,本土的產業、勞動和社區都受到影響;4)過去十多年,中國加速了“產業政策”邏輯,國家自上而下推動,在關鍵技術領域取得主導地位,經濟產業不斷升級,競爭力不斷提升,同時還創造了巨大的產能,給美/西方及其他國家的產能帶來更大挑戰;5)華盛頓多年來一直要求中國採取美國式的自由市場模式(既最小化國家/公告部門對經濟及產業的引導和干預),但均告失敗,中國摸索了一條自己的道路;6)同時,中國完全沒有像西方預想和設計的一樣,採納西方的政治模式,相反,進一步加強中國自己的模式;7)在激烈的競爭之下,從特朗普到拜登再回到特朗普,美國開始推行和原來不同的政策,最大的特徵,一是對外推行貿易保護主義,對特定產業和國家加徵高額關稅,構建貿易壁壘;二是對內推行產業政策,對關鍵戰略產業施行政府補貼,讓政府在經濟活動中扮演角色。作者認爲,這些做法,本質上是中國的經濟與產業政策思維,“美國變得越來越像中國”。作者也承認,和中國競爭的唯一辦法,可能是效仿中國的模式。同樣的模式不僅要在美國推行,還要在推廣到歐洲(如果歐洲希望維持競爭的話);8)一言蔽之,在經濟、貿易和產業政策上,美/西方開始效仿中國,遵循中國主導的發展模式、規則和框架;9)最後,作者認爲幾十年交鋒下來,從模式競爭看,中國是贏家,美國是輸家。
這裡需要指出幾點:
第一,作者沒有看到,中國畢竟是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工業國家的經濟產業政策不可能一樣。所有這些發達經濟體的成長過程中都經歷過貿易保護和產業政策,包括一百多年前盛行貿易保護主義的美國;包括戰後創造經濟奇蹟的日本和韓國等新興經濟體。可以說,沒有貿易保護主義,沒有產業政策,甚至沒有當年的帝國主義與經濟殖民主義的掠奪,這些發達經濟體也沒有今天。所以不能這樣簡單評價中國。
第二,要看到,中國的經濟模式確實會給發的經濟體和同樣希望發展產業的國家帶來挑戰,不利於中國的國際經濟環境。作者也已提出,美國和歐洲可以複製中國的模式,要求中國企業在美國和歐洲投資時,需在當地設立合資企業,轉移技術等。所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當然,這是在不考慮安全的前提下的。在安全問題上,歐洲的“容忍度”高於美國。特朗普本人的“容忍度”高於一般政客。但這種觀點在西方越來越普遍,可期成爲主流。
第三,美國國內政治嚴重分歧,政策存在短期性,比方說特朗普/共和黨反對拜登的政府補貼政策,更加依賴對外關稅和對內減稅——儘管目標一致,但在方法論上有分歧。美國難以一貫,自然不可能在“中國模式”上超越中國。
正文 :(5,6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2.[505] 從英特爾危機,半導體、到臺海與美國的國家安全危機
American Affairs (2025.2)
按語: 本文爲發表在學術期刊《美國事務》(American Affairs)的深度分析及政策建言文章,作者爲麻省理工學院技術政策專家肯尼斯·弗拉姆與威廉·邦維利安。文章從英特爾戰略轉型失敗切入,揭示了美國半導體制造業空心化引發的重大國家安全危機。文章信息量很大,核心觀點包括:
危機的本質: 當前,美國先進芯片製造幾乎全部依賴臺灣(尤其是臺積電這一家實質已經形成壟斷地位的單一供應商),而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統一,是北京一直以來的明確目標與主張。臺海局勢日漸緊張,一旦現狀改變,臺灣被大陸收復,半導體供應鏈發生變化,則美國軍用與民用科技將面臨系統性的癱瘓及長遠的發展瓶頸。簡言之,美國應當看到,在芯片產業方面,美國已經被卡了脖子
歷史溯源: 爲了介紹相關背景,作者很耐心地梳理了過去半個世紀半導體產業的演變,指出美國因成本競爭和產業分工的考慮,將製造外移,構建了今天的全球供應鏈,但在這個過程裡,卻忽視了對本土技術(尤其是生產製造環節)主導權的掌控,導致了今天的嚴重被動局面。
地緣政治對策: 作者認爲,接下來,美國必須把芯片供應鏈安全作爲美臺關係最核心的議題,要求臺灣以無條件的芯片產能支持、技術轉移、迴歸美國本土建廠爲前提,換取美國的軍事保障。
美國需要把握自己的命運: 作者認爲。臺灣和臺積電都不可依賴(包括他們承諾在美國的投資),不能解決美國的長期“卡脖子”問題。美國的命運必須把握在自己的手裡,就是培養從事相關能力的本國企業。英特爾是重建美國本土先進芯片製造能力的“獨苗”,其代工業務的成敗,已經直接關乎國家安全。而當前美國從上到下都沒有充分的意識,也沒有一致的行動。拜登時期的《芯片法案》等政策支持力度遠遠不夠(一部暫時性的、兩黨態度分歧的權宜法案)。美國應該傾舉國之力對英特爾(或相關本土企業/產業)給予支持,與時間賽跑,加速推進
中美競爭的聚焦點: 全文上下,作者都在表達深深的緊迫感、焦慮感、危機感。他們很清楚:一旦現狀改變,中國大陸統一臺灣,則以人工智能及量子計算爲代表的新一輪中美技術競爭與博弈可能提前結束。
近期,從達利歐到馬斯克,都明確表達了這一觀點,即先進芯片製造全部都在臺灣的問題。馬斯克也明確指出這個問題是美國的國家安全問題。而人們普遍認爲人工智能競賽帶有“短跑”性質,決勝就在未來兩年,而在未來兩年,用於人工智能的最先進芯片的產能100%都在臺灣。再結合現在的國際地緣形勢,美國專家和有識之士當然感到無比焦慮。由於產能都在臺灣,美國短中期內都無法改變現狀,主導權當然都在中國大陸手裡。
正文: (11,3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3.[506] 中國借道墨西哥規避美國關稅之舉或被圍堵
The Wall Street Journal(2025.4.1)
按語: 本文載於《華爾街日報》,聚焦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中國企業借道墨西哥規避美國關稅的路徑可能受阻的現狀。文章圍繞以下核心內容展開:1)中國企業爲規避2018年特朗普對華關稅,在墨投資建廠超百億美元,利用《美墨加協定》免稅通道向美出口汽車零部件等商品,導致美墨貿易逆差激增;2)特朗普政府擬通過加徵特定產品和行業的關稅、修訂貿易協定原產地規則等手段封堵該路徑;3)墨西哥雖因中資注入獲得就業增長和經濟提振,但迫於美國壓力,已開始限制中國投資,並考慮在關稅政策上對美妥協,與美“對齊”;4)中國企業在墨面臨雙重困境:既要應對更高關稅擠壓利潤空間,又受限於當地基礎設施和產業鏈配套不足。文章提到,不少中國企業赴墨西哥投資、建設產能,也是美國客戶建議或要求的,本質還是爲了尋找一箇中間路線,捕捉美國市場的龐大需求。這些案例可以看出,在今天的地緣政治和經貿環境下,這樣的出海投資是有實質風險的。
正文: (4,8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4.[507] 中國如何壟斷造船業?美國的對策解析
Bloomberg(2025.4.1)
按語: 特朗普政府擬推出一系列針對中國船舶的政策,意在復興美國本土造船業。本文探討了中國是如何成爲全球造船業主導的,並分析美國的應對策略。1)美國政府指控中國通過補貼等“不公平”手段,壟斷了國際造船市場,計劃對中國製造或運營的船舶徵收高額的港口費,以此推動本土造船業的復興。2)文章指出,美國造船業的衰落實際上早於中國造船業的興起,是從里根政府停止政府補貼後開始的。造船業隨後轉移並集中到韓國和日本等亞洲國家。3)中國造船業的崛起是本世紀以來的現象,主要是國家主導產業政策的影響,同時還有人才、規模經濟及其他成本優勢。目前,全球超過一半的新船訂單由中國承接; 4)美國重振造船業的想法可以理解,但從投資,到啓動項目,到開始造船,到船隻交付,需要六七年時間,相當於兩任總統任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5)因此,除了製造業團體和工會支持外,其他行業,例如國際貨運航運界、農業、能源出口商、零售商、港務體系等,都已發出嚴厲警告,認爲這些政策可能影響供應鏈,推高通脹,並引發經濟連鎖反應。
正文: (3,5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III. 如何加入(並閱讀全文):掃二維碼
歡迎加入 「兔主席的寶藏」 ,兔主席/tuzhuxi的精華內容分享圈。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數量 : 2024年11月上線至今,近500篇文章、200萬字
定位 :有國際視野、理性思考的愛國主義者
領域 :熱點、國際、歷史、人文
內容 :國際臻選、快評
標籤 :美國政治與社會、中美關係、特朗普、馬斯克、俄烏戰爭、AI、電動車、商業財經……
持續 :堅持20年創作(持續更新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