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航空史:洛克希德P-2海王星號開啓飛行傳奇

在航空歷史上,80年前的今天——1945年5月17日,洛克希德P-2海王星號首次飛行。海王星號是爲海上巡邏和反潛戰(ASW)而設計的飛機,旨在取代老舊的洛克希德PV-1文圖拉和PV-2魚叉,這兩款飛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表現出色。最初美國海軍將其命名爲P2V(在1962年三軍飛機命名系統之前),海王星號的設計初衷是作爲一種陸基飛機。雖然它並不是爲航母作戰而設計的,但一些變種裝備了噴氣助推起飛(JATO)火箭,能夠在特殊情況下從航空母艦發射,甚至可以作爲臨時核打擊平臺。

海王星最顯著的特點之一是其混合動力系統。它由兩臺懷特 R-3350-32W 雙循環渦輪發動機提供動力,每臺發動機產生 3,700 馬力,並配備了兩臺西屋 J34-WE-34 渦輪噴氣發動機,每臺發動機提供 3,400 磅推力。這種動力組合讓飛機的巡航速度達到了每小時 207 英里,最高速度爲每小時 363 英里,航程爲 2,157 英里,服務升限爲 22,400 英尺(即飛機能夠飛行的最高高度)。

在武器方面,P2V/P-2在機翼下攜帶了可以發射2.75英寸摺疊鰭空對地火箭(FFARs)的火箭吊艙,以及最多可攜帶8,000磅的炸彈、魚雷和深水炸彈,用於執行反潛作戰。

洛克希德海王星飛機在冷戰期間廣泛服役,包括在越南戰爭期間的重要部署。除了進行海上巡邏,海王星還被改裝用於陸地偵察、電子戰(作爲“偵察”飛機),甚至還擔任炮艇角色。1984年退役後,許多P-2飛機在民用領域找到了第二次生命,最著名的用途是作爲空中消防水罐機。

共建造了1,177架海王星。雖然大多數已經退役或報廢,但今天仍有幾十架在世。四架飛機仍然可以飛行——兩架在澳大利亞,兩架在美國,由私人或博物館擁有和運營,保留了這位多功能冷戰英雄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