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評天下|RWA站上風口 熱度或超人工智能

金融投資報評論員 劉柯

先來科普一下什麼是RWA?RWA的中文意思就是現實世界資產。是指通過區塊鏈技術,將傳統金融資產或實物資產進行代幣化,使其能夠在數字生態環境中流通、交易或作爲抵押品使用。

如果還不是很清楚這是什麼意思,那就舉個實例。特斯拉最近將柏林超級工廠價值50億美元的生產線切割爲1億份數字憑證,每份價值500美元,然後通過特定交易場所進行交易,投資者最低可以拿500美元認領一臺機械臂的季度收益權。這個例子很生動地說明了RWA的存在意義:它首先是有"錨"的,比如特斯拉超級工廠的生產線;其次,它是可以通過智能合約和區塊鏈技術進行數字化拆分的,比如按總價值分成幾億份,價格門檻就顯著降低了,有利於在數字交易平臺方便換手;再次,發行RWA產品的一方可以實現實物融資,以固定資產虛擬化換取流動性,並且這些產品具備可追溯的特性,交易有保障。

從特斯拉的案例我們可以看出,RWA最可能出現的領域就是房地產、製造業生產線、黃金債券、法定貨幣以及新能源產品等。那麼,現在RWA最時髦的產品是什麼呢?是穩定幣。

過去,我們一談到區塊鏈,一談到虛擬資產,就是加密貨幣和比特幣,就是去中心化,其核心價值始終停留在"虛擬"二字上。雖然比特幣也很火爆,但在很多時候,它的交易是被限制的,就是因爲它沒有"錨"。如何實現虛擬資產的現實背書是一個較大的問題,也是衆多大資金在投資虛擬資產時面臨的最大尷尬。你如何說服投資者接受這些虛擬貨幣有價值,又有多大價值?但穩定幣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因爲穩定幣是以法定貨幣爲"錨",其核心價值在於"1:1錨定法定貨幣"。如香港的《穩定幣條例草案》明確規定,持牌穩定幣發行人需滿足2500萬港元繳足股本要求,儲備資產100%覆蓋流通面值。這種"資產錨定+鏈上資金"的共生模式,不僅降低了交易門檻,也增加了RWA產品的安全背書特性。

穩定幣以法律形式加以確認,這表明加密貨幣已經開始從邊緣小衆領域逐漸邁向大衆視野,未來其在全球支付、數字資產流通領域將產生巨大的爆發力。權威機構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鏈上清算規模突破3.7萬億美元,年化交易量預計將突破9.8萬億美元。樂觀情況下,到2030年,全球穩定幣供應量有望達到3萬億美元,每月鏈上交易量可能達到9萬億美元,每年交易量可能超過100萬億美元。這類數字資產將超越傳統電子支付系統,成爲全球清算網絡的底層資產,規模或成爲全球第四大基礎貨幣。

當然,資本市場對於穩定幣這一新鮮事物也是樂於接受的。最近一段時間,全球資本市場的熱點都是穩定幣,都是區塊鏈技術加持下的數字貨幣。被認爲是"穩定幣第一股"的Circle6月5日在美國上市,其發行價爲每股31美元,短短10多個交易日,股價最高漲了近10倍。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移動財經,由於有MT4交易平臺(主要應用於外匯、期貨),可以實現跨平臺"經紀商+"解決方案,被認爲是可以與Circle媲美的公司,近一個月漲了6倍。將現有證券交易牌照升級爲可提供虛擬資產交易服務的國泰君安國際,被市場認爲是第一家拿到虛擬貨幣交易牌照的券商,可以直接交易包括穩定幣在內的加密貨幣,本週三單日大漲近200%……

可以說,現在RWA新銳數字虛擬貨幣已經成爲全球資本市場最熱的話題,風頭甚至已經超越了人工智能。畢竟它比算力更看得見摸得着,市場前景也非常鮮明。

目前,A股市場很多穩定幣概念都還屬於跟風炒作,但有一點是明確的,RWA這個風口既然已經來了,短期內是不會停止的,而且還會反覆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熱潮。我們需要關注的維度是,RWA的屬性就是區塊鏈技術,就是數據確權,就是虛擬資產數字貨幣,就是金融IT軟硬件服務。在這個方向上有技術儲備、有產業落地的上市公司,大概率會成爲下一階段資金重點關注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