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有近四成公募管理層更迭,行業變革高管洗牌提速

近4成機構的管理層發生變動。100多名高管職務調整。開年至今,公募基金行業人事變動浪潮洶涌。

第一財經梳理公開數據顯示,截至5月20日,今年已有149名基金公司高管職務更迭,涉及78家機構,其中基金規模不足千億元的中小型機構佔比近七成。​

在業內人士看來,近年來,公募基金高頻次的人事調整,存在多重因素。一方面,行業發展27年迎來新老交替,衆多資深高管因退休卸任,年輕人才加速接棒;另一方面,股權變更、考覈體系變革、業績壓力等,也促使高管團隊持續洗牌。​

老將接棒

新近出現高管變動的公募基金,是老牌機構招商基金。該公司5月19日公告稱,徐勇因個人原因離任總經理,老將鍾文嶽迴歸接棒。

對於徐勇的離任原因,招商基金稱,徐勇三年任期已滿,因個人原因向股東提出離任申請,不再擔任公司總經理職務。

公開資料顯示,鍾文嶽此前已在招商基金任職多年,2015年6月至2023年6月曾任該公司黨委副書記、常務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深圳分公司及成都分公司總經理,今年5月迴歸招商基金。此外,其履歷橫跨申銀萬國、招商銀行、招銀理財等多個機構,在金融市場與資產管理領域擁有超過30年經驗。

“鍾文嶽在金融和投資管理領域擁有豐富的從業經驗,複合背景以及‘知根知底’的優勢,是當前環境下較爲適配的高管人選。”一位基金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

數據顯示,徐勇自2022年7月底接任總經理以來,帶領招商基金的公募基金規模,從約6709億元提升至今年一季度末的9323.42億元,業內排名從第12位上升至第9位。招商基金稱,對徐勇任職期間作出的貢獻給予高度評價,未來將在戰略目標和經營管理上保持一以貫之的穩定性。

招商基金成立於2002年12月,股東方爲招商銀行、招商證券,持股比例分別爲55%、45%。從產品結構來看,其固定收益類仍佔優勢,債券型基金規模爲3602.91億元,佔總規模比重的近4成。

對於此次履新,鍾文嶽說,今年是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關鍵之年,是行業重塑生態、加快轉型的關鍵機遇期。未來將加強投研核心能力,進一步促進投研深度融合,持續強化投研數字化平臺建設。

他還透露,將堅持以權益投資業務爲本,持續發力做強養老金融業務,積極推動被動指數,公募REITs等重點業務發展;強化創新業務產品聯動佈局,打造招商特色基金投顧,積極推進“產品銷售”向“投顧服務”模式轉型。

新老交替加速

今年以來,公募基金機構在人事方面動作頻頻。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20日,今年已有149名基金公司高管職務變更,共涉及78家基金公司。也就是說,今年時間尚未過半,已有近四成機構的管理層發生了變動。

從機構類型來看,此次人事變動浪潮中,多爲中小型公募基金管理人或次新公募。據第一財經統計,今年今年一季度末,上述今年涉及高管變更的公司中,超過7成機構的基金資產淨值不足千億元,其中有22家機構規模甚至低於百億元。

拉長時間來看,基金行業高管變動的頻繁程度愈發顯著。在2020年至2024年,每年至少有350名以上的高管出現變化,最高年度達到445人。去年全年則有145家公募機構出現變動,這與2020年持平,均爲歷史最高位。

在業內人士看來,公募基金近年來呈現出高速發展態勢,公司高管的頻繁變更基本與行業的發展呈現出了正相關,保持着較高的流動性。與以往不同的是,近年來多名高管步入退休或面臨退休的年齡,一些年輕人才走馬上任。

例如廣發基金原董事長孫樹明、鵬華基金原董事長何如均、交銀施羅德基金原董事長阮紅等,陸續因退休離任。今年5月初,剛剛卸任華泰柏瑞基金總經理的韓勇,也臨近退休年紀,該公公司副總經理田漢卿已在4月因退休卸任。

根據第一財經初步統計,已經公佈年齡的高管中,“80後”的數量有所上升。2021年,朱雀基金董事長鄔錦明、長信基金董事長劉元瑞等6名“80後”擔任高管;去年,益民基金總經理王健、天弘基金董事長黃辰立等10名“80後”走馬上任;今年,光大保德信基金督察長亓磊等5名“80後”也加入高管行列。

“行業走過27年,確實走到了新老交替的時刻,近年來也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80後的人才接棒,尤其是部分中小公司。”一位頭部基金公司人士對第一財經說,如今的市場環境和行業生態出現了較大的變化,意味着年輕高管也需要面臨更高的要求、更多的挑戰。

5月出臺的《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基金公司應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資收益爲核心的考覈體系,適當降低規模排名、收入利潤等經營性指標的考覈權重。其中,基金公司股東和董事會對高管的考覈,基金投資收益指標權重不低於50%;對基金經理的考覈,基金產品業績指標權重不低於80%。

行業面臨深層變革壓力,也體現在投研出身的高管身上。去年以來,多位知名基金經理卸任管理職務,選擇將更多時間精力集中投入到基金管理中。據第一財經初步統計,去年以來至少有20名基金經理離任副總這一職位。如易方達基金張坤、諾安基金楊谷、萬家基金黃海等。

此外,股權變更也是導致高管團隊變動的重要因素。以海富通基金爲例,海通證券與國泰君安合併後,該公司也迎來人事調整。今年4月,國泰海通副總裁謝樂斌出任董事長職務,任職僅8個月的原董事長路穎因工作調整離任,後續出任國泰海通研究所所長。

華南一位基金公司人士也表示,公募基金行業高管人員的變更,除了正常的到齡卸任外,主要有股東任命或變動、自身職業發展規劃、業績不達標等因素。隨着公募基金業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高管作爲公司戰略的制定者和執行者,相關考覈也會愈加收緊,而常面臨股東對規模和盈利迫切要求的次新及中小基金公司必然也更會出現高管流動的情況。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中,優秀的複合型高管人才仍是各機構競相爭奪的稀缺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