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臺江黑琵最高峰3993隻 用夕陽音樂會在「四草守望哨」說再見

「四草守望哨」是臺江國家公園內賞夕陽的新景點,緊鄰鎮門宮,鄭成功從鹿耳門溪登陸,也深具歷史意涵。記者鄭惠仁/攝影

春暖花開是黑面琵鷺北返的時節,今年記錄雲嘉南及高雄黑面琵鷺數量最高峰約3993只,隨着北返目前數量已減少,「臺江黑琵季-黑琵樂學趣」也將畫下句點。臺江國家公園管理處訂於3月15日在新景點「四草守望哨」舉辦黑琵季閉幕活動,用音樂會、美食、市集畫下句點。

臺江處委由臺南鳥會調查黑面琵鷺數量,臺江處表示,今年黑琵季所記錄的黑琵數量,最高峰是1月中旬的3993只,3月8日記錄到2975,範圍涵蓋雲林、嘉義、臺南、高雄。

閉幕活動以「夕陽音樂會」爲主題,從下午14點30分至下午17點30分。活動開始先推出特技扯鈴、花式氣球及水晶球表演;下半場則邀請了深受樂迷喜愛的SMALLS JAZZ樂團現場演出,以JAZZ曲風,伴着鹿耳門溪口黃昏的夕陽美景。現場除了多場表演活動外,有實境解謎、黑面琵鷺手偶DIY、美食市集、草地野餐等。完成實境解謎闖關者,還可獲贈限量黑面琵鷺手機掛繩1組。

臺江處歡迎民衆、親子家庭相約到守望鹿耳門,一邊觀賞表演一邊享用美食,共度歡樂愜意的週末時光,與陸續北返的冬候鳥們道聲下一季再相見。活動相關訊息請至臺江國家公園網站查詢(網址https://www.tjnp.gov.tw/)。

四草守望哨位於安南區鹿耳門溪出海口南岸,緊鄰鎮門宮,此哨建於1983年,早期負責鹿耳門溪口及漁港相關海岸防衛、查緝走私偷渡、反制滲透破壞等海防治安任務。2020年因評估耐震能力不足欲拆除,但因建物及所處鹿耳門地區具歷史意涵,由國家公園管理處接管,進行建物修繕及解說展示工程後,去年間啓用,成爲觀看落日夕照新景點。

鎮門宮爲中日混合建築,主祀鄭成功及母親田川氏。鹿耳門溪出海口爲鄭成功登陸處,廟前立有鄭成功石制雕像,守護着地方安全。很特別的是,廟門所繪的不是秦叔寶、尉遲恭,而是赤腳的西洋門神。多年前因門神託夢要鞋子,當時擔任市長的許添財還送鞋子辦活動,是有趣的故事。

「四草守望哨」是臺江國家公園內賞夕陽的新景點,內有文史介紹。記者鄭惠仁/攝影

「四草守望哨」是臺江國家公園內賞夕陽的新景點,緊鄰鎮門宮,鄭成功從鹿耳門溪登陸,也深具歷史意涵。記者鄭惠仁/攝影

「四草守望哨」是臺江國家公園內賞夕陽的新景點,內有文史介紹。記者鄭惠仁/攝影

臺江國家公園管理處訂於3月15日在新景點「四草守望哨」舉辦黑琵季閉幕活動,用音樂會、美食、市集畫下句點。圖/臺江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