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外資買超臺股83.4億美元
外資對亞股買賣超
美國聯準會進入降息循環,加上美股企業獲利支撐與AI結構性題材,推動全球主要指數屢創新高。法人表示,降息點燃全球資金行情,上週新興亞股持續獲外資買超22.8億美元,9月來淨流入達120.1億美元,其中,南韓、臺灣連續三週呈現淨流入,上週外資買超南韓13.2億美元最多,買超臺灣9.4億美元居次,今年以來臺股已獲外資買超83.4億美元。越南、泰國上週則遭外資小賣2.2億美元及1.6億美元。
主動羣益臺灣強棒ETF(00982A)經理人陳沅易強調,隨着關稅落地及連續降息預期提高後,預期資金將流入中小型股,在市場風格轉換、類股輪動快速的環境下,可採選股不選市,以主動、靈活的操作策略來抓住臺股的上漲契機。產業可聚焦AI概念、廠務工程、低軌衛星等電子股、非電族羣則可留意金控、塑化、電力相關類類股表現。
安聯投信臺股團隊指出,爲控制產品良率,不論是晶片檢測需求及零組件原材料規格提升都處於訂單持續上修階段,尤其陸資廠在地緣政治考量下難以低價競爭,臺廠有望成爲最大受惠者,具競爭力公司基本面需求無虞。
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認爲,越股今年來漲幅進逼31%,在亞股中表現強悍,胡志明指數於九月初創高後,維持高檔震盪,而官方今年積極推動經濟改革、企業盈餘強勁,給股市實質基本面支撐。新興市場升級題材,短線讓越股更有支撐。
羣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向思穎分析,印度先前因關稅不確定性升溫,導致外資暫時撤離。不過隨着美印關係緩和再加上降息預期的樂觀情緒帶動,近期外資陸續回補印度,提振印度股市連三週收漲。從類股表現來看,過去一個月中小型股漲幅居前,其中以汽車、金屬、資訊服務等類股表現較佳。從基本面來看,印度企業未來12個月盈利預估已從負值轉正,在疊加降息、GST稅率調降及所得稅減稅等政策利多加持下,有利大盤築底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