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GDP成長 中經院大上修
中經院估算,臺灣GDP年增率5%當中,有4個百分點來自AI相關。圖/本報資料照片
臺灣經濟預測
中華經濟研究院17日發佈今(2025)年第四季臺灣經濟預測,大幅上修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至5.45%,不僅較第三季時估測的3.05%,大增2.4個百分點,最新數據高於主計總處、中央銀行的預測,更是國內主要經濟機構的最高估值。今年成長模式亦調整爲「內外皆溫」情勢,國內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走勢開高走低,預估年增率1.81%。
值得注意的是,中經院估算,臺灣GDP年增率5%當中,有4個百分點來自AI相關。中經院分析,主要受惠對等關稅緩衝期帶動提前拉貨效應,以及AI科技熱潮推升全球對半導體需求,下半年延續AI熱潮,商品與服務輸出與輸入在商品貿易維持暢旺情形下,第三季經濟成長率初估約5.82%,第四季受基期偏高影響,經濟成長動能略緩,成長率約爲2.71%,合計下半年成長率4.265%,都是早先預估的好幾倍。
中華經濟研究院長連賢明表示,今年經濟預測和16日聽到臺積電法說會一樣,「有超乎大家預期的好」,儘管關稅談判尚未拍板,不確定風險猶存,但展望經濟前景,維持審慎樂觀態度。中經院17日也公佈2026年臺灣經濟成長率估測,仍有2.55%的水準。
連賢明也說,觀察美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指數已自高點下緩,中美關稅談判不順恐會發動稀土戰爭,「評估發生比較極端事件的機率,可能性不高」,要有大協調不太可能。
由於政府委託中經院監測關稅對各產業影響,連賢明認爲,對等關稅上路才兩個月,各國談判比預期更多來來回回。市場現在關注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CAFC)再度裁定,川普部分關稅措施存在違憲疑慮等,及其後續衍生的供應鏈移轉等,都會納入產業衝擊考量。
中經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彭素玲指出,S&P Global 10月預測資料,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約2.69%,較3月估值2.48%,上修0.21個百分點;和亞洲主要貿易國家比較,臺灣是各國修正幅度最大,且較韓國全年經濟成長率0.91%,「我們甩了他們好幾條街」。
彭素玲指出,今年內需貢獻2.5個百分點,其中國內投資全年成長達10.55%,貢獻2.73個百分點,爲主要支撐。國外淨輸出則揮別上年的負貢獻,轉正貢獻2.95個百分點。
中經院並計2025年國內投資規模約6.68兆元,佔GDP比重約26.73%,年增率10.55%,其中,民間投資全年成長率約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