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溼天氣各地強降雨 陸專家分析8月下旬天氣
▲近年天氣異常,大陸各地汛期出現各類天災(圖爲鄭州暴雨)。(圖/翻攝自微博)
記者任以芳/綜合報導
大陸高溼天氣致強降雨多發,氣象專家分析8月下旬天氣形勢。8月下旬至9月初中東部地區降水整體呈現「北多南少」的特徵。氣溫方面,全國大部氣溫接近常年同期至偏高,華東中部、華中中部、西南地區東部等地有階段性高溫過程發生。
根據資料分析顯示,今年北京、河北、青海、安徽、河南等地降水呈現出「面上不均勻、單點強度強」的特徵。眼下正處於「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這一時期的夏季風將水汽和熱量源源不斷地輸送至華北、黃淮、江漢、江淮等地,暖溼空氣不斷堆積,大氣可降水量非常豐沛,導致降雨增多。
大陸氣象部門預計,未來三天四川、重慶、河南、安徽、湖北等地將有大雨或大暴雨,累積降水量達50至200毫米,局地可達300至350毫米。尤其安徽、河南、重慶及四川盆地的地質災害易發區,需高度防範滑坡、泥石流、中小河流洪水及城市積澇。前期河南、安徽部分地區經歷高溫乾旱,此輪降雨有助於緩解農業旱情,但乾裂土層遇強降水,極易引發山洪與地質災害。
▲日前深圳暴雨紅色預警。(圖/翻攝自微博)
大陸國家氣候中心統計顯示,今年華北雨季開始以來降雨格局呈現「南北兩條雨帶」分佈,福建、內蒙古等地降水極端性突出。7月以來的氣候特徵有何特點,8月下旬的天氣形勢又是如何?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數據顯示,今年華北雨季於7月5日正式開始,與常年相比明顯偏早,爲1961年以來歷史最早。華北雨季開始以來,截至8月5日中東部呈「南北兩條雨帶」型分佈。在氣溫方面,7月5日至8月5日全大陸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5℃,爲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
▲香港今年也破紀錄,七月在8天內第4次發出黑暴雨警告信號。(圖/翻攝X)
大陸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支蓉指出,7月以來,氣候異常的主要原因與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位置有關。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位置七月爲歷史同期最北,沿副熱帶高壓外圍北上的暖溼氣流偏強,豐沛的水汽與南下的冷空氣在北方地區交匯,導致華北、內蒙古等地降水異常偏多,形成位於北方的一條雨帶。
大陸國家氣候中心預計,8月下旬至9月初中東部地區降水整體呈現「北多南少」的特徵。氣溫方面,全國大部氣溫接近常年同期至偏高,華東中部、華中中部、西南地區東部等地有階段性高溫過程發生,建議公衆及時關注氣象部門發佈的最新預報預警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