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消防組訓創新變革 「無腳本」實戰化強化救災量能
金門縣消防局第二大隊舉行組合訓練,打破過往按規畫劇本的演練,全面改採「無腳本」實兵模式,強化消防救災能量。(圖/金門縣消防局提供)
金門縣消防局第二大隊組合訓練,共出動消防人車9車26人次,區分爲「指揮安全管制」、「內部火災搶救」及「外部後勤支援」3大任務範疇。(圖/金門縣消防局提供)
金門縣消防局第二大隊組合訓練無預先排定腳本,所有情境皆依搶救人員的處置進行變化,參演人員需以真實救災思維應對。(圖/金門縣消防局提供)
爲全面強化消防救災能量,金門縣消防局第二大隊日前舉行大隊組合訓練,打破過往按規畫劇本的演練,全面改採「無腳本」實兵模式,共出動消防人車9車26人次,區分爲「指揮安全管制」、「內部火災搶救」及「外部後勤支援」3大任務範疇,並由情境官依現場指揮官及搜救人員採取之行動,逐步衍生後續情境,各救災小組人員必須依照下達之情境進立即進行反應。
演練中,情境官首先以「火場全景」爲基礎,設定模擬任務,即時考驗指揮及搶救小組之反應與協調能力,在「指揮安全管制」區塊中,總指揮接獲火警通報後,根據想定狀況指派任務小組進場,進出動線與人員安全管制,讓指揮幹部必須依經驗與現場狀況做出判斷,提升指揮調度與風險控管的韌性。
在「內部火災搶救」任務部分,搜救小組在濃煙與高溫模擬環境下,分梯次進入火場進行人命搜救與滅火,演練中情境官隨機下達「受困人員」、「水線中斷」及「無線電故障」等突發狀況,隊員必須立即回報並調整戰術,展現出臨場應變及團隊默契。
此外,義消則設立後勤照顧區,配置生命徵象量測儀器、降溫設備及水源能量補給,在搶救人員完成高強度火場工作撤出後,隨即進入照顧區進行降溫及補給,並協助消防員生命徵象評估,減少熱傷害或體力透支情形,確保消防戰力能持續穩定投入。
消防局強調,整場演練過程無預先排定腳本,所有情境皆依搶救人員的處置進行變化,參演人員需以真實救災思維應對,讓各組救災人員在不確定性中學習協同合作,並從中尋找既有搶救模式之弱點,提供正向回饋逐一進行改善及調整,創新的演練模式,將可不斷提升消防團隊的即時應變能力。
消防局表示,火場往往瞬息萬變,更突顯臨場反應與跨單位整合之重要性,此次大隊組合訓練透過「無腳本情境」與「後勤實作」,是爲了建立兼顧安全、效率與戰力完整救災模式,未來此制度將持續推廣,確保各分隊能在面對各類災害時,展現最務實的救援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