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童軍大露營登場 全國羅浮大會紀念碑修復揭幕
爲迎接2029年世界羅浮大會重返臺灣舉辦,金門縣童軍會今日於林務所營區隆重舉行「第11次全國羅浮大會紀念碑重修揭幕儀式」。(於家麒攝)
象徵全球羅浮精神的「Moot Crystal」世界羅浮大會水晶信物在國際間傳承多年,今年首次在金門亮相,引起與會青年關注。(於家麒攝)
金門地區第37次童軍大露營於19至21日在林務所盛大展開,來自全縣各校的童軍團共541位夥伴熱情參與。(於家麒攝)
「浯島薪火不熄」,金門童軍的光正在亮起!透過此次揭牌與前導活動,將協助地區青年更深入認識羅浮精神。(於家麒攝)
金門地區第37次童軍大露營於19至21日在林務所盛大展開,來自全縣各校的童軍團共541位夥伴熱情參與,讓太武山下洋溢着青春、勇氣與探索精神。今年大露營以 「浯島薪火,童軍同心」爲主題,活動內容結合儀典、探涉、文化、知能與交流,成爲一場既紮實又充滿感動的教育盛事。
爲迎接2029年世界羅浮大會重返臺灣舉辦,金門縣童軍會今(20)日上午並於林務所營區隆重舉行「第11次全國羅浮大會紀念碑重修揭幕儀式」,邀集中華民國童軍總會秘書長楊永欽、羅浮暨青年委員會主委何張銘、國際關係委員會主委盛孝銘、財團法人剛毅童軍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葉錦發、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金門縣政府秘書長張瑞心、地方各界代表與童軍夥伴,共同見證這座擁有25年曆史的重要紀念碑披上新衣。
據瞭解,1999年第11次全國羅浮大會首次移師金門舉行,吸引近800位羅浮夥伴參與,是臺灣童軍史上首次於離島舉辦的全國性大型活動,也是推動青年參與決策的重要成果。該次活動源自臺大羅浮羣長、金門子弟葉宗仁在年會上的提案,經童軍總會積極支持、克服跨海執行的困難,最終促成金門羅浮大會的成功舉行。
金門縣童軍會指出,1999年的全國羅浮大會不僅提升國內羅浮童軍的能量,更爲2004年臺灣成功主辦第12次世界羅浮大會奠下關鍵基石,「沒有1999,就沒有2004」,已成爲童軍界的一段佳話。
而坐落於金門縣林務所營區的羅浮紀念碑自1999年立碑以來,象徵當年的努力與青春,但受日曬雨淋影響,部分裝飾與海報已逐漸剝落、褪色。此次重修由金門縣童軍會主辦,中華民國童軍總會協助規畫,並獲財團法人剛毅童軍文教基金會全額捐助重修經費。
重製後的90公分見方海報磁磚重新嵌入紀念碑中,讓當年的歷史畫面再次清晰呈現;剛毅童軍文教基金會同時製作限量400片的復刻紀念小磁磚供義賣,扣除成本後,將全數捐給「2029世界羅浮大會籌備基金」,讓更多夥伴能以具體行動支持臺灣再次迎接世界級童軍盛事。
揭幕儀式後,童軍總會代表介紹即將於臺灣舉行的2029世界羅浮大會,並展示象徵全球羅浮精神的「Moot Crystal」世界羅浮大會水晶信物。此信物在國際間傳承多年,今年更首次在金門亮相,引起與會青年關注。
金門縣童軍會強調,羅浮紀念碑重修揭幕,象徵着一段歷史的重現,也象徵金門再次成爲臺灣羅浮走向國際的重要力量。羅浮精神代表承擔、服務與勇氣。金門在1999年帶領檯灣跨越海峽、開創新局,如今再次站在2029世界羅浮大會的起點,期盼更多青年加入,與金門一同向世界宣告:「我們準備好了」!
此外,創意「羊角囊文化路徑」首度在金門地區第37次童軍大露營中登場,行義童軍們在途中邊走、邊聽、邊解謎,從明朝石階、羊角石地標,到聚落文化與軍事史,都被巧妙融入路線之中,讓童軍真正做到「越在地,越國際」,因爲了解家鄉,就是走向世界的開始。這條文化路徑也展現金門童軍「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國際視野」的精神。
金門縣童軍會表示,「浯島薪火不熄」,金門童軍的光正在亮起,從升旗到營火,從羊角囊文化路徑到跨島交流,這場大露營讓孩子們用腳丈量土地,用心感受文化,也用行動證明童軍精神的力量;透過此次揭牌與前導活動,將協助地區青年更深入認識羅浮精神,並鼓勵未來能以服務員或代表身份參與2029世界羅浮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