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將軍學校》口述專書發表 見證戰地興學的珍貴歷史
《金門將軍學校-將軍建校紀實》口述歷史專書問世,今日上午於金酒公司多媒體室隆重舉行新書發表分享會。(於家麒攝)
由金門縣文化局委由金門縣鄉土文化建設促進會執行出版計劃、文史工作者陳永富負責訪談與撰述的《金門將軍學校-將軍建校紀實》口述歷史專書,今(22)日上午於金酒公司多媒體室隆重舉行新書發表分享會,包括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金門縣政府參議陳祥麟、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陳龍安、董事陳爲學,以及多所「將軍學校」的現任、退休校長均到場共襄盛舉,一同聆聽1958年戰地時期興學的故事。
《金門將軍學校》作者陳永富透過訪談柏村、多年、安瀾、開瑄、卓環、愛華、述美等7所「將軍學校」的前幾屆師生,還原當時的學習環境與歷史記憶。(於家麒攝)
金門文史工作者陳永富出版的新書《金門將軍學校》,描述國共戰爭時期金門特殊的戰地興學背景,詳細道出金門首任司令官胡璉將軍在戰火下不忘推動教育的艱辛;透過訪談柏村、多年、安瀾、開瑄、卓環、愛華、述美等7所「將軍學校」的前幾屆師生,還原當時的學習環境與歷史記憶。受訪者包括郝龍斌、陳昆幹、陳爲學、許雪芳、黃振良、林馬騰、楊永福等相關教育界人士,以及鄭瑞堅、王建華、張孟剛等3位將軍,將他們的口述內容詳載爲中華民國教育史上唯一僅有,舉世罕見的將軍戰地興學「活史證」。
胡璉基金會董事長陳龍安娓娓道來胡璉將軍於1951年推動金門「一村一校」興學的艱困背景。(於家麒攝)
胡璉基金會董事長陳龍安表示,金門將軍學校的推手乃兩度擔任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官的胡璉將軍。胡璉於1951年推動金門「一村一校」興學,當年7月合併金中、金東中學爲福建省立金門中學;在胡璉指令下,1958年軍方陸續建蓋「柏村、多年、安瀾、開瑄」4所國民學校,以督導建校的郝柏村(時爲上校)、王多年、馬安瀾、雷開瑄等將軍的名字爲校名,留下「將軍建校」佳話。
柏村、多年、安瀾、開瑄4所國校建成後,都歷經八二三砲戰的砲火洗禮,新建校舍毀損,戰後經修復,師生始正式遷入開學,益證戰地興學之不易。而後續有卓環、愛華(1985年廢校)、述美3所將軍學校建校。60餘年來,各將軍學校爲金門培養無數各行各業人才。
新書發表會引言人陳爲學(右)指着新書封面,道出當年柏村國小落成啓用時的一段軼聞。(於家麒攝)
擔任新書發表會引言人的陳爲學則道出當年柏村國小落成啓用時的一段軼聞。他指着新書封面說,剪綵當天胡璉對着在兩側拉紅綵帶的學童李孝泉、呂淑美說:「學校建好之後,落成啓用是民間教育的事,就由你們二位同學來剪綵」,於是前面站着小學生,後方是胡璉、馬安瀾、郝柏村、柯遠芬等將領排排站,胡璉推動在地教育不居功。
現任柏村國小校長許雪芳表示,這本書中各個篇章皆爲真實故事,讓世人知道官兵們曾面臨戰亂及各種危險、忍受與親人分離的相思之苦、肩負着沈重的工作壓力和當地民衆的期許,在艱困的環境中完成一個又一個的奇蹟,改變了許許多多的生命和生活。她將繼續與學子一同分享這份感動,牢記感謝這些默默付出的英雄。
金門柏村國小啓用典禮上,學童李孝泉(前右)和呂淑美(前左),被司令官胡璉安排負責剪綵,包括胡璉、馬安瀾、郝柏村和當時的金門縣長柯遠芬等將領都在後方排排站。(圖/陳永富)
作者陳永富則感念《金門將軍學校》口述歷史專書受訪人之一的校長陳昆幹,他除提供自身就讀金門首間軍建太武小學的經驗,也口述了60幾年前他任教柏村、愛華兩所將軍學校的文資,留下彌足珍貴的歷史文資。遺憾的是他在2024年6月29日以86歲之齡病逝,未能親見新書出版,陳永富深以爲憾,謹以此新書敬悼追念陳昆幹校長。
陳永富也感謝金門縣文化局的口述歷史專書出版計劃催生本書;並感謝博學多聞,曾任述美、柏村兩2校校長的陳爲學,他熱心指導蒐集各將軍學校文資與受訪人背景,並提供郝柏村於2016年返回柏村國小訪視的珍貴照片及文字記錄。
陳永富(中)特別贈送「柏村、多年、安瀾、開瑄、卓環、述美」6所「將軍學校」各10本新書以爲紀念。(於家麒攝)
此外,新書審查委員許維民提供他在坊間購買到的雷開瑄將軍生前照片冊、陳長慶委員提供安瀾國小80週年校慶特刊、黃振良委員提供1994年王多年將軍返回多年國小訪視的照片,陳炳容與林德政委員提供寶貴的修正意見,都令《金門將軍學校》內容更豐富多元。陳永富也特別贈送「柏村、多年、安瀾、開瑄、卓環、述美」6所「將軍學校」,以及胡璉將軍新店故居紀念館各10本新書以爲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