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漫獎入圍名單公佈 「全臺首位漫畫編輯」黃健和獲特別貢獻獎

▲黃健和是全臺灣第一位掛上「漫畫編輯」職稱的資深編輯,率先帶領檯漫進入歐美市場。(資料照/記者林育綾攝)

記者林育綾/臺北報導

文化部今(6)日揭曉「第16屆金漫獎」入圍名單,並公佈「特別貢獻獎」由全臺第一位掛上「漫畫編輯」職稱的資深編輯黃健和獲得。得獎名單預計於10月下旬的頒獎典禮現場公佈,並於「國家漫畫博物館」東側園區同步辦理特展。

「第16屆金漫獎」總計224件作品報名參賽,歷經初審及複審後,入圍作品共計24件,將於決審中選出「漫畫新人獎」、「跨域應用獎」及「漫畫編輯獎」得獎者各1名,以及「年度漫畫獎」得獎者5名、「金漫大獎」得獎者1名,總獎金共275萬元。 金漫獎評審團表示,「特別貢獻獎」得主黃健和從80年代末起編輯週刊《星期漫畫》,開啓臺灣漫畫黃金年代,更率先帶領檯灣漫畫進入歐美漫畫市場,讓臺灣漫畫從本土走向世界,30多年來貢獻卓着且功不可沒。

▲第16屆金漫獎主視覺。(圖/臺視提供)

針對總體參賽趨勢,評審團認爲,今年漫畫題材多元,包含社會寫實、本土地域文化、文學改編等,部分科幻題材也很亮眼,參賽者無論老將、新秀,每位都實力堅強,競爭極爲激烈。 「漫畫新人獎」入圍作品選題多元有創意,畫風成熟、筆觸大膽,關注末日、科幻等熱門話題,也不忘直指人心,不僅沒有新手的生澀,潛力與野心更不容小覷,同時展現了作品的藝術層次與商業價值。

「跨域應用獎」入圍名單中,可以看到對於臺漫的IP開發已日趨成熟,不僅從靜態的展覽,跨域到聽覺上的音樂創作,更從過去較常見的舞臺與音樂劇形式,轉化爲動畫MV與動畫影集,兼具娛樂性與藝術性,展現出臺漫跨媒介結合的創意驚喜與多元可能。 編輯是漫畫家的首位讀者,優秀的編輯會成爲漫畫家與讀者的橋樑,提出加分建議、整合資源來爲漫畫家與作品創造更高的能見度,甚至授權到海外去,第16屆「漫畫編輯獎」入圍者都展現出對漫畫的高度熱情,甚至到達真愛的程度,與漫畫家共同成就出優秀作品。

「年度漫畫獎」入圍中有成熟的類型故事,也有耳目一新的風格誕生,在畫風、劇本、分鏡與題材等各方面,都能看出創作者不僅對錶現力的掌握度有大幅提升,並以高明的敘事能力,創造出一個又一個扣人心絃的紙上世界。 對於所有參賽及入圍者,文化部長李遠除了表達鼓勵及期待,也說作爲文化部長,一直希望能讓更多不同領域的創作者跨域合作,漫畫具備故事、美術及分鏡等元素,是相當具跨域創作可能性的文本之一。

今年文化部特別將「動畫製作」獨立徵件,並鼓勵結合臺灣漫畫、繪本、小說或IP創作改編,目前徵件結果出爐,有近半數獲補助作品都提出跨域創作的計劃,其中包含《幸福路上的小琪》、《勇者動畫系列第三季》、《尋能第4小隊》等都是漫畫改編的提案。

李遠鼓勵所有漫畫創作者繼續堅持創作,結合其他領域的創作者,一起走出一條不同於日、韓漫畫風格的道路,也承諾將投入更多資源協助創造更多跨域合作的機會。 文化部指出,今年度特別推出「下一本作品」獎勵,將來獲選「漫畫新人獎」、「年度漫畫獎」及「金漫大獎」獎項得主,都可以申請60萬元獎勵,接續創作下一本漫畫;另有「青漫獎」,鼓勵具中華民國國籍高中職在學學生(含實驗教育機構),或符合年紀(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的青年,可在9月19日前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