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鯉躍動直播間

在河南省漯河市源匯區問十鄉宋莊村古色生香的民宿大院裡,28歲的李慶賀正張羅着晚上8點的直播,身旁清澈的水池裡,一條條靈動鮮活的錦鯉正在歡快遊動。“今晚又新增加了幾個品種,一般都是晚上10點直播間裡最火爆,每個月能淨掙萬把塊錢。”

幾年前,宋莊村先後建起了30個蔬菜大棚和幾個錦鯉魚塘,但農產品銷售主要依賴線下渠道,極易出現滯銷。如何破解傳統農業銷售難題?市教育局駐村第一書記杜松山和村“兩委”班子商議後,謀劃了兩條出路——電商和研學。

“從來沒見過那麼大的陣勢,光來的公交車就在村外主幹道上排了一公里多長。”村民李清順告訴記者,今年3月份,村裡的大棚番茄進入採摘季,市內的中小學紛紛組團來體驗大棚採摘、錦鯉投喂,一天能接待好幾撥學生。

研學火爆的同時,宋莊錦鯉的線上交易量和交易額也十分可觀。杜松山介紹,日均訂單穩定在200單左右,日交易額約2萬元,預計今年銷售額可突破500萬元。爲確保錦鯉鮮活入戶,宋莊村與頭部物流企業合作,全力完善配套服務體系,使用專業包裝保鮮護魚,並嚴格保障售後服務。隨着電商直播在村內興起,越來越多在外務工的年輕人返鄉創業,加上物流、打包等業務,60多名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村東邊的高效生態農業示範園內,滴灌、控溫等現代化設備一應俱全,村民李廷舉正在大棚裡平整土地。“這幾個棚準備種植吊瓜,到時候將成爲研學的又一個打卡地。”李廷舉告訴記者,藉助電商直播,今年大棚裡的普羅旺斯西紅柿供不應求。

產業興旺,村民的實惠更多了。臨近中午,村新建的共享大食堂飄出陣陣飯香。“環衛工、低保人員和高齡老人最低一頓飯1元錢,60歲以下的一律8折。”正在炒菜的師傅徐華衛忙得不亦樂乎。

如今,宋莊村以電商這個新業態爲驅動,自主研發錦鯉魚食配方、升級良種繁育技術,打響宋莊錦鯉品牌的同時,帶動傳統蔬菜大棚突破侷限,實現可持續發展。(經濟日報記者 夏先清 楊子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