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力了...建臺高中集體報錯名事件 苗栗縣政府改輔導選填志願
苗栗縣私立建臺高中大學分科測驗學生集體報錯名事件,縣府將輔導受影響23名考生提供選填志願,立委邱鎮軍持續要求教育部、國教署,針對這起事件進行制度性檢討。圖/取自邱鎮軍臉書
苗栗縣私立建臺高中大學分科測驗學生集體報錯名事件,似乎難以轉圜,縣府今天下午懇請相關單位伸出援手外,並表示將輔導受影響23名考生提供選填志願,立委邱鎮軍認爲這是目前最實質、最具體的補償行動。
大學分科測驗7月11日、12日登場,昨天卻爆出建臺高中大學分科測驗學生集體報錯名,23名學生受影響,教育部、大考中心考量顧及其他3.9萬名考生公平性,仍然需依照簡章規定辦理,苗栗縣政府今天下午懇請相關單位伸出援手,協助學生取得應有的考試權益。
縣政府也呼籲受影響的考生能穩定情緒、全力應考,成績公佈後,縣府將針對23名考生提供升學及志願選填等相關諮詢,盡全力消弭,建臺中學行政疏失對考生造成的影響。
邱鎮軍表示,縣府已承諾爲成立專案輔導小組,協助志願選填,等分科成績出來,有需要的家長及學生會請輔資中心輔導教師做建議及指導,雖然無法逆轉錯誤的發生,卻是目前最實質、最具體的補償行動。
他說,理解教育部的顧慮,考場制度龐大、環節繁多,臨時變動確實存在風險,也牽涉全國3萬9000多名考生的公平性,這些都是政府部門需要面對的責任,但如果制度只能處理常態,卻無法面對例外、提出任何彈性與補救機制,那就是制度的侷限。
校方在報名流程中明顯失職,後續一定要由主管機關徹查、究責、改善,但真正能決定是否給這23名學生補救之路的不是學校,而是教育部與大考中心,學校的疏失,是錯誤的起點,但中央選擇不補、不改、不給機會,這場錯誤變成真正的傷害。
邱鎮軍指出,教育部、大考中心握有資源、權限與制度設計的主導權,教育部認爲學生也有責任,沒有上網再次確認報考資料,這是事實,但當制度是以學校爲主體進行集體報名,學生信任學校、信任流程,根本不會料到整批科目被報錯,有人準備生物,卻被迫考歷史,有人讀了歷史,卻臨陣換成生物,所謂的「公平」早已不復存在。
他也會持續要求教育部、國教署,針對這起事件檢討制度,未來面對類似情況時,是否能有更具彈性、更有同理心的應變機制,讓公平不再只是一句話,而是真正能落實在每一名學生的命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