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酷暑恐極端高溫 準颱風這3天最接近將達「輕颱中段班」

週五開始,東半部轉雨,花東降雨時間偏長,可能一直到週日左右東風偏強,所以要注意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如果颱風接近南海,南部降雨也會略爲增多一些。 聯合報系資料照

原位於菲律賓東方海面的低氣壓,今天上午8時形成熱帶性低氣壓,中央氣象署氣象預報中心預報員朱美霖表示,預估未來2天之內有機會發展爲輕度颱風,並且以西北西的方向逐漸接近菲律賓附近,及臺灣南邊的巴士海峽一帶,可能會對臺灣週五到下週一的天氣有所影響。

朱美霖表示,週五開始,東半部轉雨,花東降雨時間偏長,可能一直到週日左右東風偏強,所以要注意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如果颱風接近南海,南部降雨也會略爲增多一些。

今明兩天台灣大致是西南風的風向爲主,朱美霖表示,週五開始轉成偏東風之後,加上熱帶系統逐漸從臺灣南邊接近,東半部水氣會比較曾多一些,可能會有局部豪雨出現。週末海面上的風浪偏大,要注意長浪。

朱美霖表示,臺灣上空沒有太多雲系發展,不過受到西南風的風向影響之下,加上清晨陸風輻合,所以中南部清晨到上午有一些雲系發展,以及降雨出現。

整個熱帶系統的發展情形,朱美霖表示,目前洋麪上的熱帶性低氣壓,位在菲律賓東方海域,其實距離臺灣位置還是遙遠,大約距離恆春東南方1,540公里海面上,這個熱帶低壓有逐漸發展,並且朝西北西方向接近菲律賓東方海面的趨勢。

朱美霖表示,到了週五、週六,會逐漸通過菲律賓北部的陸地近海或巴士海峽,週六至下週一從南海附近一路持續往西北西方向移動,接近華南沿岸一帶。所以週五至下週一距離臺灣附近是比較接近的,從臺灣南邊海域通過時,也會帶來偏東風的風向。尤其到了週五、週六,整個系統到了南海之後,可能對南部地區帶來降雨。

今天主要西南風影響之下,中南部斷斷續續降雨,不過,朱美霖表示,預估這樣的雨勢今天上午左右會逐漸緩和下來,轉成偏向午後雷陣雨的天氣。今天沿海有比較大的雨勢出現,尤其臺南的日累積雨量來到50毫米左右,氣象署持續發佈大雨特報。

今天降雨趨勢,朱美霖表示,清晨到上午中南部雨勢略大,隨着接近中午雨勢減緩,轉爲午後雷陣雨的情形,各地山區和大臺北也可能會有比較大的降雨出現,中午過後戶外活動還是要留意短延時強降雨、雷擊、強陣風等劇烈天氣現象。午後雷陣雨晚間就會逐漸趨緩,不過明天清晨中南部可能還是有零星降雨,雨勢和今天相比不會這麼明顯。

未來1周天氣趨勢,朱美霖表示,今天晚間臺灣附近偏西南風的風向,不過隨着熱帶系統從南邊接近,附近的風場從明天開始會逐漸轉成東南風。週五、週六熱帶系統預估就會從臺灣南段到菲律賓北部一帶的巴士海峽逐漸通過,所以這段期間東風非常強勁,留意北臺灣、東南部、甚至馬祖也可能出現強風狀況。

今天降雨趨勢。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未來降雨趨勢。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朱美霖表示,週六、週日熱帶系統逐漸在南海一帶,並且有持續往西北西接近到華南一帶的趨勢。所以週日、下週一臺灣附近曬受到它的偏東風以及偏南風的外圍環流影響,不過後續隨着它的遠離,臺灣附近轉成低壓帶環境,天氣上還是稍微不穩定一些,不過整個東風情形會減弱。

未來1周降雨趨勢,朱美霖表示,到了明晚有些轉東風情形,所以東南部、恆春半島明晚有轉雨趨勢,不過明天白天大致上風場還是微弱,有利午後雷陣雨發展,所以還是要留意午後雷陣雨的情形,南部和各地山區可能有局部大雨發生機率。

朱美霖表示,週五至週日是熱帶系統距離臺灣最接近的時候,屆時一開始比較會是東風的增強,所以東半部降雨的狀況會逐漸開始出現,有陣雨或雷雨,且由於降雨時間偏長,花東、恆春半島可能有大雨或豪雨發生機率。

尤其到了週六、週日,朱美霖表示,隨着熱帶系統比較偏向南海的區域,南部水氣比較增多,轉爲陣雨或雷雨情形。下週一、下週二熱帶系統比較遠離臺灣,所以大致轉爲低壓帶環境,屆時轉爲比較微弱的東風環境,東半部和南部地區還是有些局部降雨,至於其他各地還是以午後雷陣雨天氣爲主。

不過,朱美霖表示,熱帶系統移動速度和行進位置,和臺灣後期天氣比較相關,仍有不確定性,要留意最新天氣預報資訊。

溫度方面,朱美霖表示,近期還是要留意高溫情形,白天氣溫33至35度左右,尤其局部地區沉降效應影響,可能來到36度以上的極端高溫;像是今天西南風沉降效應影響之下,大臺北、北北基、桃園、花東縱谷、彰化、中部近山區,氣溫較爲偏高,可能會有局部36度以上高溫發生情形。

今天高溫提醒。 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近期還是要留意高溫情形,白天氣溫33至35度左右,尤其局部地區沉降效應影響,可能來到36度以上的極端高溫。 聯合報系資料照

朱美霖表示,後續隨着臺灣附近轉爲偏東風,大臺北還是會有沉降高溫,金門也可能會出現35、36度氣溫。

至於颱風動態,朱美霖表示,路徑潛勢上,不論氣象署官方,或是參考各個電腦模式預報情形,這個熱帶系統大部分路徑都是偏向巴士海峽到菲律賓北段陸地逐漸通過,所以對臺灣有段距離,目前這樣路徑比較沒有碰觸到海警範圍,不過,因爲它剛形成,還有約3至5天時間通過南段海域,還是有不確定性,留意最新資訊。

至於強度,朱美霖表示,根據它走的路徑,當它接近菲律賓呂宋島進入南海,雖然它有逐漸增強趨勢,不過中間有一段時間經過呂宋島附近陸地,可能會受到地形影響,增強速度沒這麼快,距離臺灣比較近的時候強度可能會是輕度颱風的中段左右。

後續的天氣型態,是低壓帶的情形,朱美霖表示,下週一、週二左右,低壓帶的東側可能還是有新的低壓系統形成,這個系統未來有沒有持續增強爲熱帶性低氣壓或是颱風,氣象署會持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