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煤少了,砸不動了

去年底煤價暴跌,發生了什麼?煤黑子得罪誰了?

搞清楚這一點,就能看明白今年的煤價走勢。

回顧2024年1-11月,動力煤(Q5500)港口平倉價在820-890元區間震盪,中樞約855元。

這個價格,與2023年相比,振幅明顯收窄。意味着什麼?反映市場供需偏平衡。

然而進入12月,煤價快速跌破800元,平衡爲什麼打破了?

主要原因,除了暖冬之外,還有進口煤超預期到港(單月5235萬噸,同比+11%),這導致了貿易商恐慌性砸盤,最終把煤價帶崩了。

2024年11-12月,總進口煤量達1.1億噸,與2023年相比,新增0.17億噸,進口量均創新高。疊加11-12月需求同比減少1105萬噸,導致供需失衡,年末基本面壓力山大。

事情正在起變化。

2025年1-2月,我國共進口煤炭7611.9萬噸,同比增加2.1%。

儘管進口量同比仍在增加,但增幅明顯收窄,且月均進口量相比去年12月出現了明顯減少。

原因是:1)國內煤炭供應充足,終端庫存高企,補庫需求疲軟。

2)進口煤採購成本上升,吸引力下降。除印尼低卡煤還略存價格優勢外,其他熱值進口印尼煤價均高於內貿煤。

印尼煤佔我國2024年進口量的40%。

2月底,印尼頒佈了一項新規定,要求自3月1日起向海外市場銷售的煤炭定價,必須完全基於動力煤參考價格,即印尼煤炭基準價格(HBA),推升成本。

此外,印尼還發布了自然資源出口外匯管制政策(DHE SDA):要求自然資源(包括煤炭)出口商將所有海外收入留存在國內至少一年,以優化資源收益在國內的流通,並增加印尼的經濟韌性。

新規要求出口商保留外匯收入至少一年,導致企業現金流壓力上升,部分中小礦商可能被迫減少出口規模或延遲交易。

HBA指數新政,核心維護印尼煤炭出口利益,嘗試獲取全球定價權。

印尼原來實行出口對標ICI指數,由印尼煤炭工業協會與英國阿格斯共同制定,屬於市場化指數;HBA爲印尼能源與礦產資源部主導制定,屬於官方基準價。同時可以看到,HBA指數不僅更新頻率降低(半月定一次價格)同時引入地板價概念,變相提升了印尼煤炭的出口價格,也降低了套利空間。

預計3月後,進口量同比下降已成定局。即使中國進入6月旺季價格明顯回升導致進口量恢復,下半年進口也難以彌補上半年下降空間,全年進口量同比下降已成定局。

夏天炎熱+基建復工+新能源見頂,煤電的需求在增長,供給端卻是在收緊。

黑金也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