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扣急需能力 提升培訓質效
本報縉雲訊 (通訊員 趙路)“首先要找準茶葉冒尖的部位,手指像我這樣把住芽頭,然後輕輕捻下來,注意不要破壞茶葉整體結構,避免影響價格。”近日,在浙江縉雲縣大源鎮黃茶基地,擁有40多年採茶經驗的技能導師鄭桂丹,正將摸索多年的“指尖技藝”系統傳授給12名鄉鎮幹部。這一幕,不僅是縉雲縣破解鄉鎮幹部知識短板的生動實踐,更是其探索實訓模式,賦能鄉鎮幹部服務能力升級的縮影。
近年來,縉雲縣創新構建“需求導向—能力支撐—產業融合”相結合的實訓培訓體系,全面提升鄉鎮幹部助力鄉村振興的真才實學。
縣委組織部通過個別訪談駐村幹部、動態更新產業地圖等方式,梳理出鄉鎮幹部在農業技術、農旅運營、數字服務、生態治理等方面存在的47項急需提升的能力需求。設計“一產業一教案”定製化課程,開發出“茭白+麻鴨”共生、菜乾工業化製作、數字化改革賦能治理能力、聯動推進城鄉風貌整治提升等20門標準化、系統化課程,精準匹配產業發展痛點和幹部培訓需求。
綜合考慮產業分佈、區域平衡、培訓便利等因素,在18個鄉鎮街道差異化佈局產業強技實訓基地,真正將實訓課堂安排到田間地頭、產業一線。
注重推動培訓成果轉化。鄉鎮幹部參訓後,服務羣衆滿意度有效提升,涉農服務投訴大大減少,有效促進黃茶、菜乾、茭鴨共生等特色產業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