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跳水投資者變現需求升溫,多家銀行吆喝黃金回購業務
“買金容易,變現便利!”近期農業銀行在公衆號上發佈推文宣傳黃金回購業務,就回購範圍、辦理時間和網點等作出詳細說明。
這並非個例,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近兩日黃金價格衝高回落,消費者黃金變現的需求升溫,2月至今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等多家銀行紛紛推出或宣傳黃金回購業務。
與金店回收相比,銀行回購黃金在流程安全性、價格等方面具備一定優勢,投資者也紛紛涌入“售金”。
目前業內對金價後續走勢存有分歧。有機構認爲,黃金後續走勢仍存在較大波動,需警惕短期回調風險,也有機構則認爲,多重因素作用下,黃金牛市還將持續。業內專家建議,投資者樹立一定的風險規避意識,不要盲目跟風。
銀行熱推黃金回購業務
金價波動,投資者黃金變現需求升溫,銀行也趁勢吆喝起黃金回購業務。
據第一財經記者不完全梳理,2月至今,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平安銀行等近10家銀行均推出或宣傳黃金回購業務。
從條款上看,目前大多數銀行的回購範圍仍然是本行售出的金條。例如,農業銀行發佈的黃金回購攻略中提及,回購範圍爲該行銷售並配有回購證書的黃金產品,客戶需要到有資質的網點辦理黃金回購業務。建設銀行也只支持回購建行出售的黃金,要求購買憑證齊全。“如果購買憑證、證書不齊全,會扣取更多手續費。”該行客服人員介紹。
也有銀行近期升級業務,“內卷”黃金回購範圍。以工商銀行爲例,近期該行公告稱,升級了黃金回購服務,推出“非工行品牌金條工行收”的回購服務。除回購工行銷售的黃金外,該行還支持中國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等14家銀行,以及中國黃金、山東招金2家黃金企業的Au99.99品牌金條回購。
從回購價格看,銀行此類黃金回購業務多是在回購基礎價格上減去一定價格進行的。
例如,工商銀行在近期披露的公告中稱,回購基礎價格由工行參照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價格設定,回購價差根據回購實物黃金產品的類型確定。其中,工行品牌金條回購價差爲4元/克,非工行品牌金條和其他黃金產品回購價差爲10元/克。
市場投資者對銀行黃金回購業務的熱情也一度高漲。來自深圳的黃金投資者雨雨(化名)對記者分析,與私人典當行、金店相比,銀行黃金回購業務不僅更加規範透明、風險更小,金價有時還能更划算。她舉例說,自己在週四(2月13日)諮詢想出售一部分黃金,當日工行的回購價約爲679.60元/克,而深圳水貝的回購價則爲671元/克。
部分銀行的黃金回購業務已需要排隊。雨雨告訴記者,銀行工作人員告知可以在指定網點回購黃金產品,但需要在線上預約,目前至少要等待一週以上。
深圳某國有大行營業網點工作人員也告訴記者,目前黃金回購需要先進行線上預約,目前預約已經排到3月底了。如果情況有調整再另行通知。
上述網點工作人員稱,雖然近兩日黃金價格有所下調,但目前諮詢黃金回購業務的客戶數量依然較多。
值得注意的是,黃金回購業務火熱的同時,近期部分銀行的投資金條也一度“賣斷貨”,處於缺貨或預售狀態。
截至2月15日,工行的如意金條所有克重產品均顯示“無貨”。築夢中華金條產品目前20克、100克兩種規格已經斷貨,僅剩下50克、200克規格的產品仍然在售。建設銀行App顯示,目前該行投資金條只有50克、100克兩種規格,單價爲687.90元/克。中國銀行乙巳年“鴻運當頭”金條的多款產品均處於預售狀態,下單需要7天后纔可發貨。
黃金牛市還會持續嗎?
今年以來,黃金價格波動劇烈。連漲七週並創下歷史高位後,在週五(2月14日)歐洲交易時段跳水,現貨黃金、COMEX黃金期貨雙雙失守2900美元/盎司關口。截至當日收盤,COMEX黃金期貨大跌1.76%,創下本輪上漲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倫敦金現下跌1.66%。
金價衝高回落,投資者熱衷高位“套現”背後,黃金還能入手嗎?
業內對金價後續走勢仍有分歧。部分機構認爲多重因素作用下,黃金牛市還將持續。
中國銀河證券分析師華立認爲,美聯儲在1月的議息會議上如期選擇暫停降息,但特朗普施壓美聯儲降低利率,擡升了市場對美聯儲的降息預期。美聯儲降息下的全球黃金ETF基金增持黃金、地緣衝突影響下的央行購金、美國債務問題引發的信用貶值對衝交易仍將繼續演繹,推動金價上漲。2月初,基於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及地緣政治風險加劇背景,市場對黃金避險屬性的需求提升。花旗銀行將2025年黃金平均價格預測由每盎司2800美元上調至2900美元。
也有機構認爲黃金後續走勢仍存在較大波動。“短期金價受套利等投資者行爲影響較大,對關稅政策的變化可能更爲敏感。”華泰證券研究所所長張繼強稱,分情形看,若美國對黃金加徵關稅(如10%)或市場繼續交易預期,COMEX黃金有進一步衝高的可能。在關稅正式實施後,套利需求驟減,金價或有調整壓力。若不對黃金加徵關稅,市場預期落空,金價或快速調整,COMEX黃金庫存或迴流倫敦。
在張繼強看來,總體而言,宏觀環境對金價偏友好,長期仍看好黃金的配置價值。不過,短期逼倉、跨市場套利等投資者行爲對金價的影響可能更大。隨着投機多頭擁擠度提升,風險也在相應積累,若關稅落地或者預期反轉,黃金短期或有調整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