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高位跳水 中國「囤金大爺大媽」擠爆金店搶變現

投資金櫃臺前的顧客排隊等待交易。(取材自新京報)

金銀遭遇罕見重挫,現貨黃金一度大跌6.3%,創2013年4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社交媒體上,不少買入黃金、白銀的網友傻眼了:「我今天才買的」,有人稱1個小時就虧損人民幣5萬元(約新臺幣21.6萬元)。多處金舖黃金回購處大爺大媽們排長隊急着先將手中部分囤金變現,有人300克獲利15萬人民幣(約新臺幣64.8萬元)。不少上海人趁暴跌跑外地買金如「搶白菜」。

據南方都市報、新京報報導,10月21日,黃金價格突然高臺跳水。一名福建網友發影片稱:「在下跌之前,我訂了1公斤的黃金板料和15公斤的白銀板料,1個小時至少虧損了人民幣5萬元」。 10月22日中國黃金價格出現一定幅度的下探。據上海黃金交易所數據,上午9時左右,黃金價格跌至人民幣933元/克(約新臺幣4034元/克),隨後金價震盪回升,至14時58分金價衝高至人民幣951.85元/克(約新臺幣4115元/克)。

報導稱,金銀從歷史高位快速回調,源自地緣因素趨緩、美元走強、印度季節性購金高峰結束及投資者因擔心近期歷史性的上漲令其估值過高而鎖定利潤,集中獲利了結等因素。市場避險情緒出現階段性降溫,歐洲領導人就烏克蘭問題發佈聯合聲明,短期地緣風險溢價快速消退,進一步放大了跌幅。

但這些可能更多隻是誘因,核心原因是漲太多了。今年以來黃金已經46次刷新歷史新高,黃金年內漲幅已達60%,過度上漲積累了大量獲利盤。資金的瘋狂涌入,也不得不讓基金公司「閉門謝客」,頻頻下調申購金額。

黃金價格起伏,攪動「淘金」人羣。走訪菜百商場等品牌金店看到,實物投資金櫃臺旁圍滿了購金者,部分投資者「到店即買」。而在黃金回購處,賣金者同樣排起了長隊,急着將手中的黃金變現。投資人李元說,雖從長期來看,十年之後黃金價格大概率還是會上漲,但這兩天金價高位震盪的行情讓他決定先將手中的部分黃金變現,他10月22日賣出克重爲300克,預計可賺15萬元。

另據極目新聞,也有多家品牌金店雖金價連跌兩天,店內依然冷清,市民直言「金價仍高」。但也有買金者赴港異地買金「省差價」。上海市民丁小姐去了香港商場內一家金店舉辦的「買1000減100」活動,現場大排長龍,甚至有顧客凌晨就前來排隊。一位當時在場的網友描述:「不少都是上海過去的遊客,搶金就像在搶大白菜,一個人就能買好幾款」。而這兩天促銷活動已經結束,但恰逢金價「暴跌」,這家金店門口依然有不少顧客在排隊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