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引擎”點亮河套電商星火
(來源:中國婦女報)
轉自:中國婦女報
□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王永欽
“燈籠紅”香瓜、黃柿子、“三胖蛋”瓜子、“曬陽陽紅醃菜”……這些消費者耳熟能詳的美食,是坐落在河套平原黃河邊上的小縣城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五原縣的美食地標。
近年來,乘着電商發展的東風,在五原縣河套電子商務產業園婦工委的引領下,周邊婦女紛紛投身電商創業大潮,用勤勞和智慧讓“河套味道”香飄萬里。
創新“互聯網+婦女工作”模式,服務婦女電商創業者
河套電子商務產業園是內蒙古自治區首個縣級電子商務產業園,目前園區入駐創業團隊226戶,其中婦女創業者158人,佔園區總人數的69%。
據河套電子商務產業園婦工委主任辛一賓介紹,園區婦工委自2015年8月成立以來,以“互聯網+婦女工作”的思路,爲入駐園區的婦女創業者及五原縣9個鄉鎮的婦女電子商務創業者提供全方位服務。
在五原縣振旭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庫房裡,20多名女工正熟練地挑選、分裝、打包,旁邊的女主播正在直播間裡和粉絲們熱情互動。“我這兒除了幾個重體力的崗位以外,其他都是女工。現在有了暖棚,她們一年四季都有活兒幹,收入自然也就高了。”公司負責人王惲說,公司入駐園區5年來,年銷售額已超千萬元。
據河套電子商務產業園負責人冉利文介紹,園區婦工委緊密聯動園區黨組織,實施“雙培雙推”策略:將優秀的婦女致富帶頭人培養爲婦工委骨幹,將傑出的女性創業者推薦進入村級婦聯和村“兩委”。“在縣婦聯的直接指導和園區黨組織的全力支持下,一批有影響力、充滿熱情的女性帶頭人被推選爲婦工委委員。通過建章立制、羣策羣力,婦工委迅速成爲園區婦女信賴的‘孃家’。”五原縣婦聯主席王慧說。
河套電子商務產業園還成立了“一站式”婦女創業服務中心作爲婦工委賦能的核心陣地,整合資源,提供互聯網啓蒙、電商技能培訓、實戰銷售指導等全方位孵化服務。
打造定製化課程,孵化應用型人才
和王惲一樣,王丹的公司倉庫裡也是一片繁忙景象。“政府很支持我們,園區的房租很便宜。前幾天我又在縣城設立了直播間,我的員工幾乎全是女性,去年公司銷售額有幾百萬元。”王丹說。
針對農村婦女電商技能薄弱的痛點,園區婦工委依託園區強大的培訓實操中心,積極孵化本土電子商務應用型人才。按照“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啓動了電子商務人才“萬人培訓計劃”,還邀請電商專家現場授課,“創業班”“巾幗班”等定製化課程如及時雨“精準滴灌”。截至目前,已累計開展電商基礎培訓,培育應用型人才超兩萬人,輸送電商就業人員3000人。
近年來,“五原農耕”“河套購”等區域品牌在線上聲名鵲起,銷售額突破2000萬元。這優異戰績的背後,婦女創業團隊貢獻率高達75%,成爲品牌塑造和市場開拓的主力軍。婦工委積極推動園區與頭部電商平臺深度合作,大力實施農業品牌化工程。通過“母雞帶小雞”模式,土雞蛋、紅醃菜、海紅果等特色“子品牌”實現了質優價優,有效破解了農產品“多小散弱”的困局。
依託供銷社的“萬村千鄉”工程、“便民連鎖超市”等農村流通資源,園區婦工委爲傳統商超升級,對站長進行培訓,打造成具備代買代賣、收發快遞、便民繳費、電商金融、信息服務等電商功能的電子商務服務站。目前全縣117個行政村建立的電商服務站,成爲深入鄉村的毛細血管,其中超50%的站長由創業女性擔任。她們提供代買代賣、物流配送等便民服務,成爲連接城鄉的紐帶,打通了農產品上行的“最後一公里”。
冉利文告訴記者,河套電子商務產業園已建成八大功能區,入駐電商企業230家,形成了穩定且活躍的電商經營生態。今年上半年,園區農副產品網絡零售額0.53億元,快遞出港量142.11萬件。飛躍式增長的背後,是無數平凡女性被點燃的創業激情與釋放的巨大潛能,而園區也成爲驅動區域發展的強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