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美國努力阻撓,中國製造2025仍然取得重大成功
在中國農曆新年即將到來的前夕,澳大利亞廣播公司 ABC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發表署名文章,盛讚我國過去10在科技創新、工業發展各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10年前,我國宣佈了一項名爲《中國製造2025》的雄心勃勃的計劃,該計劃旨在將中國從“低成本製造業基地轉變爲高科技超級大國”。
這些計劃的政策旨在讓中國在從先進計算到航空航天等一系列行業的全球領導者,並在人工智能和電動汽車等相關技術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
分析人士告訴 ABC,十年過去了,儘管美國政府努力阻撓該計劃,但該計劃還是“取得了巨大成功”。
研究中國經濟的經濟學家馬克斯·曾格林(Max Zenglein)表示,中國製造一直是“中國產業政策及其向價值鏈上游攀升的雄心的基石”。
柏林墨卡託中國研究所(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首席經濟學家曾格萊因博士表示:更重要的是,這些成就加強中國作爲全球製造業強國的地位。
電動汽車,5G 的成功
甚至連拜登總統前白宮新興技術顧問林賽·戈爾曼 (Lindsay Gorman) 也贊同這種觀點,稱中國製造取得了“難以置信”的成功。
“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這10個領域的競爭力進行任何分析時,都必須承認,中國在幾乎所有領域都是全球領導者或緊密追隨者,”位於華盛頓的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技術項目董事總經理戈爾曼女士說。
她強調了兩個成功的例子,包括華爲如何成爲 5G 領域的全球領導者,以及清潔能源的進步。
她告訴ABC:“在新能源存儲和汽車——《中國製造2025》確定的領域——中國也取得了超出該計劃最瘋狂夢想的成功,製造了有可能顛覆傳統汽車行業的電動汽車。”
中國公司比亞迪在 2024 年超越特斯拉成爲世界上最大的電動汽車製造商。
然而,戈爾曼女士補充說,中國在某些行業沒有取得那麼大的成功,比如商業航空。然而,在大多數的領域裡取得了許多高科技進步,包括人工智能和第六代戰鬥機。
在生物技術等行業方面,中國也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功,並準備在大數據和遺傳學應用於醫學的時代進一步發展。
特朗普對該計劃恐慌
2018年,中國製造引起了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白宮的首次任職期間的注意。
哈佛商學院提供給 ABC 的分析顯示,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徵收的一些首批關稅隨後特別提到了中國製造。
特朗普在 2018 年 3 月簽署的一份備忘錄中表示:“美國將對從中國進口的 500 億美元包含工業重要技術的商品徵收 25% 的關稅,包括與'中國製造 2025'計劃相關的商品。
據美國媒體報道,同年 5 月,特朗普的貿易代表團前往北京,明確要求中國停止補貼與中國製造相關的高科技行業,例如機器人和清潔能源汽車。
哈佛大學的分析稱,在美國的強烈反對之後,雖然中國媒體和官方文件中對中國製造的提及從 2018 年 6 月開始轉爲“低調”,但中國的工業雄心仍在繼續。
特朗普後來告訴美國媒體,“中國擺脫了他們的中國'25',因爲我覺得它非常侮辱”。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Monash University)的史海玲(He-Ling Shi)博士表示,對中國取得的成就有義務歌頌,因爲2025年是該計劃的最後一年。
新關稅的威脅
特朗普曾宣稱對來自中國的商品額外徵收 10% 的關稅,但在宣誓就任美國第 47 任總統時,他在就職演說中沒有提及具體關稅。然而,特朗普表示,美國將從外貿關稅中收取“大量”收入。
特朗普政府的一名官員補充說,特朗普還將發佈一份廣泛的貿易備忘錄,該備忘錄沒有立即徵收關稅,但指示聯邦機構評估美國與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貿易關係。
在新年之際,人們都希望美中關係有一個積極的開端。因爲這不僅有利中美兩國,也有利於世界。
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教授威廉·柯比(William Kirby)表示,這種動態現在是由一種“相互的偏執狂”形成的,在這種偏執狂中,雙方都認爲對方是“破壞其國家安全”。
他說,“美國單方面徵收關稅引發了與中國的貿易戰,這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目前尚不清楚中國將如何應對美國的新關稅。但他預計會有一些更大規模的報復,如果特朗普執意推行其嚴苛的關稅的話。
墨卡託中國研究所(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的曾格萊因博士表示,特朗普將與“一個非常不同”且“準備充分”的中國打交道。他認爲美國存在低估中國爲更多衝突做好準備的程度及其報復意願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