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未見發生保單解約潮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陳清源指出,金管會基於監理職責,隨時關注市場狀況,包含壽險業1至3月的保費收入與給付支出,整體來說收入仍明顯高於支出,顯示業者營運正常。至於4月也已有透過電郵方式請壽險業者回報帳上銀行存款、保費收入與支出等資產與現金流等資料,整體觀察結果顯示壽險業者的現金流、收入與支出均處於正常水準。
壽險保單解約本就是保險業常見的正常現象,保戶終止契約可能是轉而投保更適合的商品,或有其他資金用途,不應過度解讀爲市場風險訊號。保險業資金運用均受法規規範,現金或高流動性資產須維持一定比例,金管會日常便會督導壽險業者落實風險控管,將持續監控,並視市場與政策變化適時調整監理措施,以確保市場穩定與保戶權益。
此外,有關市場傳出部分壽險業者因應解約潮而拋售股票與債券,金管會也否認。陳清源強調,並未觀察到業者有異常的賣股、賣債等資金調度情形,資產運用仍依既定配置與風控機制進行。壽險業者應對個別保戶解約需求,通常可透過既有現金與高流動性資產處理,無須動用長期投資部位。
根據保險局統計,壽險業今年2月投資國內股票所認列約2兆12億元,較1月底認列1兆9,876億元增加136億元,雖帳上有加碼臺股,但臺股佔整體壽險業投資資金僅6%,至於海外債券部位則已有部分減碼,匯率的部分則有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因應匯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