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緊急發佈限空令 今宣佈三大應變措施

一、投資人經證券金融事業或證券商同意,得以具有市場流動性且能被客觀合理評估價值之其他多元擔保品,補繳融資自備款或融券保證金差額。

二、調降每日盤中借券賣出委託數量,由原不超過該種有價證券前30個營業日之日平均成交數量之30%調降爲3%,但證券商因發行認售權證、指數投資證券、營業處所經營結構型商品與股權衍生性商品交易業務、擔任受益憑證流動量提供者或期貨自營商擔任股票選擇權或股票期貨造市者等避險需求、或證券商擔任股票造市者提供買賣報價或避險需求之借券賣出,得不受限制。

三、 上市及上櫃有價證券之最低融券保證金成數由90%調整爲130%。

在前述期間,金管會仍將持續關注國際金融情勢變化,及國內資本市場狀況,適時調整上述相關股市穩定措施。

金管會指出,近期美國公佈對等關稅相關措施後,造成國際股市大幅震盪,金管會於清明連假休市期間,仍持續掌握國際金融情勢及國際股市變化,並對各種方案進行妥善研擬,會適時採取必要措施。

由於美國對等關稅政策連日造成各國股市巨幅下跌,且適逢臺股連假期間休市並未同步反應,加上國際市場資訊尚未完全明朗,勢必對臺灣資本市場穩定,產生諸多重大不確定變數。又國際貿易及關稅課徵問題錯綜複雜多變,在諸多資訊尚未明朗前,爲維持股市穩定併兼顧投資人權益,金管會出手。

金管會上一次祭出限空令是在2022年,當時利空夾擊,包括:俄烏戰爭、美國鷹派升息、通膨等衝擊,臺股甚至失守萬四關卡、面臨萬三保衛戰,金管會從7月開始陸續出手救市,9月30日祭出「限制借券賣出、拉高融券保證金成數」措施,10月12日再擴大限空程度,10月21日再祭有條件限空令。

2020年3月19日新冠肺炎疫情時期臺股也曾跌破9,000點大關,金管會同樣也曾祭出有條件限空令,同時加上借券賣出委託數量由30%降爲10%,當時不到三個月市場就回穩,金管會在6月9日就收回有條件限空令。市場預測,這波若臺股仍是煞不住,金管會下一步可能就是平盤上亦不得放空,即全面禁空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