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共伴鋒面更明顯 專家:鳳凰類似南瑪都登陸高屏 穿臺而過可能性高
鳳凰臺風路徑潛勢預報。圖/取自「天氣職人-吳聖宇」臉書粉專
鳳凰臺風即將侵襲臺灣,颱風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昨天起多地有劇烈降雨。天氣風險公司資深顧問吳聖宇今天在臉書粉專「天氣職人-吳聖宇」表示,受到鳳凰臺風外圍環流配合東北季風的影響,兩者交會在東半部外海形成大片的層狀降雨回波,加上迎風面地形的擡升作用,昨天一整天下來宜蘭南澳、大同、冬山等鄉的雨量已經有200至300毫米,最多的南澳西帽山來到330毫米,接近24小時350毫米的大豪雨等級。
編輯推薦
不過,吳聖宇表示,從雨量的分佈來看,到目前爲止的降雨仍是以地形降雨爲主,比較像是大量的水氣透過東北季風舉升形成層狀降雨回波,再順着東北季風來到地形上再度擡升而造成的持續性累積降雨,真正威力強大的「鋒面型態」降雨似乎沒有出現,也就是沒有對流爆發出來的情況,指帶有閃電的對流胞,因此還沒看到時雨量特別大的短時強降雨現象。
吳聖宇表示,預報資料看起來,今天白天期間臺灣東北部海面的共伴鋒面型態可能會爲更明顯一些,區域模式的定量降雨一直到今天晚間之前在大臺北東側、宜蘭到花蓮一帶的雨量都還是報得非常大,所以今天白天仍要特別注意。
颱風路徑方面,他說,過去一段時間對於轉彎之後的預報路徑有彎的更大,登陸點往南調整,移動速度預報也愈來愈快的趨勢。根據昨天深夜11時的預報,登陸點已經往南調整到高雄一帶沿海,暴風圈接觸南部沿岸的時間提早到明天凌晨開始,中心登陸的時間也逐漸提早到明天的傍晚之前,最快明天下午就會登陸了。
「這樣的調整其實算是在預料中」,吳聖宇表示,登陸點的不確定性很高,從最初只講中南部沿岸,到昨天早上縮小到雲林以南沿海、傍晚再改爲嘉義以南沿海,現在則是跟着中央氣象署預報再改成高屏地區,不過再往南的機會應該不大了,最終類似2004年南瑪都颱風在高屏一帶登陸、並且穿越陸地而過的可能性應該頗高。
吳聖宇表示,如果真的像這樣往南調整到高屏登陸,並且穿越到東部海面的話,對於臺南以北地區的影響程度就有機會降低不少,今天還有一天的觀察期,持續留意鳳凰臺風預報變化的情況。
※以上言論僅供學術討論之用,氣象預報應以中央氣象署爲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