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閶街道以“六化”爲綱築牢安全防線

蘇報訊(記者 王可 通訊員 金王棟)“昨晚,家裡的插線板‘噼裡啪啦’直冒火星,嚇得我一宿沒敢閤眼……”姑蘇區金閶街道運河社區居民徐洪良家近日發生驚險一幕。社區工作人員楊芸立刻前往現場檢查,發現插座金屬片已焦糊變形,纏繞在暖氣管上的電線上有很多水漬。她當即切斷電源及時消除安全隱患。據悉,金閶街道以安全生產“六化”建設爲抓手,壓緊安全責任,凝聚治理合力,讓安全隱患排查整治“觸角”延伸至居民樓棟、覆蓋到商戶企業,全力守護轄區居民生命財產安全。

在此前一次週末突擊檢查中,運河社區網格長魏雪英發現,楓橋景區周邊一家餐館存在安全隱患——店內滅火器位置隱蔽,後院雜物堆積嚴重。魏雪英立即上報至檢查人員,由其現場開具整改通知單,指導商戶清理雜物、規範滅火器位置。之後,該商戶認真完成整改,還在後廚新增兩個全新的滅火器。這次問題的閉環處置,也帶動周邊餐飲單位主動開展安全自查。

據悉,楓橋景區周邊區域以餐飲場所、傳統商貿爲主,安全隱患風險較爲突出。爲此,金閶街道運河社區綜合運用“日巡+夜查+週末突檢”的方式,對楓橋路、楓橋大街沿線170餘家商戶開展檢查,重點圍繞燃氣使用是否合規、消防通道是否堵塞、消防器材是否可用等問題進行檢查。今年以來,社區共排查安全隱患56項,均已及時整改。

“這比扔垃圾強多了,明天我就把陽臺的塑料瓶全搬來!”居民陳金鳳用三輪車運來積攢半年的15公斤舊紙箱,一邊稱重一邊感慨。在三元三村蘑菇亭小廣場和新元新村廣場,運河社區每週開展易燃物品“週週清”活動。居民將家中的紙板、衣物、塑料等物品拿到“市集”進行回收,在實現廢舊物品“變現”的同時,進一步深化了大家“生活垃圾要分類”的理念。今年以來,該社區共回收廢舊物品1.3噸,有效改善樓道內堆放雜物的現象。

此外,運河社區以“平安夜巡”打更活動爲抓手,在海棠先鋒、網格員循環播放安全提示語的基礎上,對電動自行車飛線充電、入樓入戶等隱患問題進行排查,及時上報相關部門並進行整改。社區還以點代面,對143名老年人等開展“全覆蓋”走訪,並將走訪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統籌納入社情民意平臺歸口處辦,努力將風險隱患壓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