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燦榮:武統臺灣可能不實施「一國兩制」 將臺積電收歸國有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金燦榮。(圖/CFP)

文/香港01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金燦榮表示,如果北京被迫採取武力方式統一臺灣,屆時可能就不會實行「一國兩制」,而是由中共臺灣省委直接管理。既然設立中共臺灣省委,就會成立臺灣省國資委,屆時可能會對一些產業進行收歸,其中或許包括臺積電。

陸媒《觀察者網》報導,金燦榮指出,臺灣問題的解決是必然的,只不過中共中央始終優先考慮和平統一,目前也沒有給出具體時間表。但若中國大陸被迫採取武力統一,屆時「可能就不會實行『一國兩制』,臺灣很可能由中共臺灣省委直接管理」。

他表示,從邏輯上看,若成立中共臺灣省委,就會有臺灣省國資委,可能會對部分產業進行收歸,「這其中或許就包括臺積電」。金燦榮認爲,若上述情況成真,中國大陸產業鏈將更加完整。

金燦榮同時指出,也不必將臺積電看得過重,因爲目前中國大陸的晶片產業發展態勢良好,在不遠的將來會實現重大突破。他解釋,高階晶片製造存在不同技術路徑,其中一種是極紫外曝光(EUV)技術,「中國距離突破這一技術已不遠」;另一種是全新的技術路線,目前仍在摸索階段,短期內難以突破。

他強調,不管怎樣,在美國的壓力下,中國自主構建晶片產業體系的努力一定能成功。隨着中國晶片產業崛起,臺積電的分量會逐漸減輕,不過在臺海局勢可能出現的複雜變動中,臺積電的命運還可能受到中美博弈的直接影響。

根據臺積電2024年年報揭露的主要股東名單,前四大股東與2023年相同,分別爲花旗託管臺積電存託憑證專戶(持股20.49%)、臺灣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管理會(6.38%)、花旗(臺灣)商業銀行受託保管新加坡政府投資專戶(2.63%),以及花旗(臺灣)商業銀行受託保管挪威中央銀行投資專戶(1.78%)。

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於2022年接受美國CBS節目訪問時,對於北京放話將臺積電收歸國有的議題表示,「如果發生戰爭,一切都將會毀滅」,但若中國大陸領導人首要目標是經濟福祉,「或許就會剋制不對臺動武」。

【本文獲《香港01》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