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9年最低!2024造紙年產量跌破400萬大關 2025年迎川普、碳費挑戰

今年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增添全球經貿不確定性,連帶影響造紙表現,臺灣前四月產量累計118.7萬公噸、年減9.3%。除了家庭用紙年增4.3%之外,其餘文化用紙、紙箱用紙、白紙板都受外銷之累牽制產量。

造紙公會理事長黃鯤雄表示,隨着美國和各國關稅談判漸趨明朗,供應鏈新局在望,鼓勵造紙會員密切觀察市場變化,審慎檢視營運發展策略;同時,結合淨零排放驅動,把握智能化、低碳化關鍵轉型。

公會指出,碳費開始計算徵收,造紙業面對更嚴峻的內外銷競爭考驗,呼籲政府加速、全面規劃臺版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爲民生製造業強化公平合理的發展環境。

臺灣進入碳排有價時代,造紙公會轄下15家會員廠符合第一批徵收資格,將準備自主減量計劃申請,希望納爲高碳泄漏風險產業,會員廠待自主減量計劃通過審覈,能獲得排放量調整係數值(初期設定0.2)再減輕成本壓力。

符合第一批碳費徵收資格15家造紙廠,包括正隆后里廠、大園廠、竹北廠、新竹廠、榮成二林廠、華紙久堂廠、花蓮廠、臺東廠、永豐餘工紙新屋廠、永豐餘消費品清水廠、楊梅廠、廣源臺中廠、錦美、日皓、合衆等。最終將以2025年排放量超過2.5萬公噸者確認符合碳費繳交資格。

造紙業反映疫後經濟局勢表現平淡,2024年紙與紙板總生產量389.5萬公噸、年減4.7%,其中紙張生產量74.5萬公噸、年減3.2%,佔總生產量19.1%;紙板年產量315萬公噸、年減5.1%,佔總生產量80.9%。

銷售表現內溫外冷,總銷售量388.9萬公噸、年減3.7%,其中內銷252萬公噸、年增2.8%,外銷136.8萬公噸、年減13.7%,主要受到最大出口地中國大陸持續增產,但經濟內卷的影響。

今年4月川普關稅大刀,造成全球經貿股匯動盪,衝擊造紙市場,根據中國造紙協會2024年統計,紙張與紙板生產量1億3,625萬公噸、年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