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糧食年產量穩定達「1.3兆斤以上」 大陸是如何做到的?
陸這五年如何做到高質高效保障糧食生產安全。(大陸央視)
陸這五年如何做到高質高效保障糧食生產安全。(大陸央視)
陸這五年如何做到高質高效保障糧食生產安全。(大陸央視)
大陸央視報導,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中國大陸「第十四個五年規畫」即將收官,近五年來,從物質基礎到機制保障,糧食年產量達標,穩定在1.3兆斤以上,更在2024年首次邁上1.4兆斤新臺階,當前,秋糧主產區高標準農田阡陌縱橫,1000多萬臺(套)現代化農機具有序流動。今年夏糧爲史上第二高產年,早稻單產首次突破800斤,秋糧長勢偏好,打下豐收基礎,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十幾億人口要吃飯,是最大國情。「十四五」規畫綱要,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首次納入「安全保障類」約束性指標,明確提出到2025年,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逾1.3兆斤。「十四五」以來,年年達標。
在「大食物觀」引領下,大陸穀物、肉類、花生、蔬菜、茶葉、水果等產量,位居世界首位。
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來,糧食安全作爲治國理政頭等大事,提出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新糧食安全觀,確立「以我爲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糧安戰略,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糧食安全之路。
從強化「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到糧食安全實行黨政同責;從落實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到把當家品種牢牢攥在自己手裡;從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把糧食增產重心放到大面積提高單產上,到樹立大食物觀;推動糧食安全戰略不斷深化。
爲了端牢14億多人飯碗,「十四五」期間,嚴守耕地紅線,建設高標準農田,啓動種業振興行動,嚴格黨政同責考覈,制定《糧食安全保障法》,實施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着眼糧食安全政策舉措接連推出。
從東北黑土地到黃淮海主產區、長江流域,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2024年糧食播種面積、單位產量、總產量都比「十三五」底增長。人均糧食佔有量超過1000斤,遠遠高於國際公認800斤安全線。
這五年,大陸糧食安全根基更加堅實。
累計建成逾10億畝高標準農田,一半以上耕地實現旱能澆、澇能排。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超過95%,一批優質專用、高產宜機收、耐旱耐鹽鹼等突破性品種,釋放增產潛力。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逾75%,丘陵山地小農機、大馬力拖拉機等先進機具提高作業效率。3300多家區域農業應急救災中心、1.36萬支常態化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有效提升糧食抗災能力。
這五年,大陸糧食生產更加高質高效。
北斗導航系統爲播種畫下釐米級精度軌跡,5G物聯平臺構建全域感知「農田數位大腦」,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3.2%。病蟲害有效防治每年挽回產量損失2800多億斤,小麥、水稻、玉米三大主糧最近三年機收減損500億斤以上。110多萬個社會化服務組織,帶領近半小農戶穩產增產。
倉廩實,天下安。大陸將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到2030年,新增糧食產能千億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