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鄭麗文上任再打「芒果乾」 綠營人士:沒加分、別走回頭路
國民黨主席在鄭麗文當選後,民進黨更拋出「抗中保臺牌」,指國民黨紅統化。不過,民進黨內人士擔憂,對2026沒加分,不僅不接地氣更是在走回頭路,民生經濟纔是重心。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繼國安十法後,數十名民進黨立委再提案廢止「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法」,並轉型爲民主教育園區,力求轉型正義。隨着國民黨主席由鄭麗文當選,民進黨更拋出「抗中保臺牌」,指國民黨紅統化。不過,民進黨內人士擔憂,對2026沒加分,不僅不接地氣更是在走回頭路,民生經濟纔是重心。
針對國民黨近幾波人事公佈,一名民進黨立委表示,國民黨員當初也是希望能換新人、新政、新氣象,但如今反而是召喚以前「親共大聯盟」復活,從這些人過去背景,幾乎都是代表國民黨內跟中國聯絡極密切的人物,其實就是過去在水面下協助國民黨處理中國關係的引線人,現在都浮出水面了。
該綠委說,鄭麗文在競選期間曾說過,讓全臺灣民衆驕傲地大聲的說出「我是中國人」,是國民黨應該要做的事,如今鄭麗文就在實現其競選承諾,「真的不演了」,只是接下來對於國民黨2026各參選人「很不利」。
該綠委舉例要參選高雄市長的藍委柯志恩,說現在這樣的人事佈局,是不是根本在倒打柯志恩一把?難道要柯志恩站上臺講,「我是中國高雄人?」原來國民黨的世代交替就是讓「中國派」上來。
民進黨立委許智傑今也說,鄭麗文的人事安排,就是走回過去老國民黨路線,4個副主席不只是「老藍男」,甚至還有「老紅男」的現象,除了李乾龍是本土派,其他都跟中共關係密切,未來國民黨恐怕會捨棄中間路線,越來越親中
不過,有黨內人士憂,隨着2026將至,這些意識形態完全沒有加分作用,下週民衆最在意的就是普發現金的規畫,包括如何刺激經濟跟景氣;其次是非洲豬瘟,中央如何去處理後續,或豬飼料採購的問題,這些纔是民生經濟的重心,在這個時間點再去處理轉型正義,會顯得民進黨在歷史觀過於狹隘。更何況隨着國民黨主席選舉,民進黨又打起抗中保臺的延續,「民進黨真的不要再走回頭路。」
該名人士說,這些對於選舉不會加分,也不會爭取中間選民的認同,早期在前總統陳水扁時期,就已經做很多轉型正義,如今民進黨已經第三次執政,還在講20年前的轉型正義,已經不符合現在臺灣人民的需求,不是不能做,而是優先順序、時空環境不對,「完全不接地氣」,雖然在鄭麗文當選後,民進黨在民調相較下有上升一些,但不代表整個社會期待民進黨還去走轉型正義或走回頭路。